[发明专利]一种玻纤缠绕聚丙烯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1043.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亿超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C08L23/12;C08L75/04;C08K13/04;C08K7/08;C08J7/04;C09D133/04;C09D161/06;C09D197/00;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17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聚丙烯 缠绕 制备 表面处理剂 耐热 玻纤 耐压 玻璃纤维增强剂 导热系数 固化处理 管材表面 管道材料 涂覆表面 玻纤带 处理剂 耐腐蚀 内衬 喷砂 取下 涂覆 打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缠绕聚丙烯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管是以聚丙烯复合管作为内衬,将管材表面涂覆表面处理剂后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剂得到。其制备方法是先对聚丙烯复合管表面进行喷砂打磨,然后将聚丙烯复合管装在缠绕机上,启动旋转,将表面处理剂涂覆在其表面,用量为100‑200g/m2,再将浸有表面处理剂的玻纤带缠绕在聚丙烯复合管表面,缠绕5‑10层后取下复合管,进行固化处理,即得。本发明大大提高了PP管的耐热、耐压等级,且导热系数小,是一种耐压、耐热、耐腐蚀的管道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缠绕聚丙烯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
聚丙烯管材具有多重优点,第一,PP管无毒、无锈蚀、不结垢,符合QB1929-93给水标准及HG20539-92标准;第二PP管耐高温,管道输送的水温最高可达90-100℃;第三,PP管采用热熔连接技术,管材及管件同质熔化为一体,没有可拆卸的卡套或压式接头,安全可靠、永不渗漏;第四,PP管重量轻,比重仅为钢管的八分之一,易于安装、搬运及连接,节省劳动力成本;第五,PP管耐腐蚀,可有效防止水或化学物质中的离子对管道内、外腐蚀作用;第六,PP管内壁光滑,系统压力损失小,水流速度快;第七,PP管产品色彩柔和,颜色多样,可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因此,PP管广泛应用于多领域,比如,城镇供水,食品、化工领域,矿砂、泥浆输送,置换水泥管、铸铁管和钢管等。
虽然PP管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长期使用还是易受外界环境腐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玻纤缠绕聚丙烯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P P 管的耐热、耐压等级,且导热系数小,是一种耐压、耐热、耐腐蚀的管道材料。
一种玻纤缠绕聚丙烯复合管,是以聚丙烯复合管作为内衬,将管材表面涂覆表面处理剂后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剂得到。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复合管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聚丙烯80-100份,聚氨酯10-20份,双马来酰亚胺3-7份,碳酸钙晶须1-3份,抗冲击改性剂4-8份,抗氧剂0.6-1.2份,纳米陶瓷粉0.5-1.5份,阻燃剂0.5-1.2份。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是溴-锑阻燃剂。
优选地,所述表面处理剂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丙烯酸树脂10-20份,酚醛树脂5-10份,磷酸三丁酯2-4份,白炭黑1-2份,脱甲基化木质素1-2份。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10份,碳化硅0.5-1份,偶联剂0.1-0.3份,短切碳纤维2-3份。
上述玻纤缠绕聚丙烯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丙烯、聚氨酯、双马来酰亚胺、碳酸钙晶须、抗冲击改性剂、抗氧剂、纳米陶瓷粉、阻燃剂置于90-120℃干燥1h,导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经真空定径、成型,制成聚丙烯复合管;
步骤2,将玻璃纤维、碳化硅、偶联剂、短切碳纤维混合,熔融挤出后制成玻纤带;
步骤3,将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磷酸三丁酯、白炭黑、脱甲基化木质素混合,在100-120℃保温30-40min,研磨,得到表面处理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亿超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亿超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1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