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0827.4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冉远蕉;胡宝丹;王锴;陈美含;曾珍;谭博文;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6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油 酚酸类化合物 检测 流动相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柱 流动相流速 酸类化合物 正己烷溶解 固相萃取 梯度洗脱 条件优化 净化 二醇基 色谱柱 微量酚 波长 基质 甲醇 鉴别 分类 | ||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的分类及鉴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植物油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本发明基于SPE‑UHPLC‑DAD法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对植物油中9种微量酚酸类化合物进行测定的方法。通过提取及净化方式、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流速以及色谱柱温度等条件优化,最终确定适用于基质复杂、酚酸类化合物的植物油的检测方法,确定样品经正己烷溶解,二醇基固相萃取柱(Diol‑SPE)净化,采用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较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适合对植物油样品中9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的分类及鉴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油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酚类化合物包括简单酚、多酚和酚酸,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目前,酚类化合物已达4000余种,且分为12个亚类。酚酸类成分作为酚类化合物重要的一类,由于其抗氧化活性,癌症预防、抗炎以及与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密切相关而备受关注。不同植物油含有不同种类及含量的酚酸类化合物,它们是植物油微量组分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植物油对氧化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影响其感官特性和营养质量。因此,针对微量酚酸类化合物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虽备受关注,但其检测主要集中在酚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葡萄酒、中成药以及粮食中。
例如《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葡萄酒中酚酸》(唐柯,马磊,徐岩,等.中国酿造,2015,34(12):157-161)和《葡萄酒中11种酚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陈建业,温鹏飞,战吉成,等.中国食品学报,2006,6(6):133-138)中即公开了葡萄酒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再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中四种酚酸》(冯海燕,杨晓辉,岳红坤,等.分析科学学报,2015,31(2):000281-284)、《银杏叶中银杏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王荞薇,谢媛媛,王义明,等.中国药学杂志,2015,50(2):167-173)中即分别公开了中药植物原料中的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再例如《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稻米酚酸化合物组分及其含量》(张娜,王国祥,Abacar Jose Daniel,等.中国农业科学,2015,48(9):1718-1726)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化感水稻根系分泌的酚酸类化合物》(郑新宇,叶仁杰,何印波,等.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2):219-224)中即公开了粮食中的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相比于葡萄酒、中成药以及粮食,因植物油复杂的基质和较低的酚酸类化合物含量,植物油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难度非常高,因此针对植物油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鲜有报道。
酚酸类化合物常见的提取方法有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超声辅助萃取法等。用于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检测方法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于质谱法,因为质谱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国内使用的普遍性,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多存在分析时间长,灵敏度不高以及前处理繁杂,特别是样品中的杂质对目标物的干扰较大,定量不准确,不能用于植物油中微量酚酸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对针对植物油中基质复杂、酚酸类化合物含量低的特殊情形,针对植物油中的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回收率、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简单实用的植物油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为构建植物油酚酸类化合物的稳定方法学,构思采用SPE-UHPLC-DAD法对植物油中的9种酚酸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通过优化SPE前处理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参数,力求达到前述研究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未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0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