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发PCB板用翘曲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9530.6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9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赵守江;姜广彪;张琳;胡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深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发 pcb 板用翘 曲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研发PCB板用翘曲度检测装置,涉及PCB板领域,包括第一支撑台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支撑台与第一支撑台之间通过宽度调节机构连接,第一支撑台的内部设有贯穿前后端面的第一矩形槽,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提示灯,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内部设有贯穿前后端面的第二矩形槽,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提示灯,在需要测量PCB板的翘曲度是否合格时,将PCB板放置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表面,然后通过检测机构检测PCB板翘曲度是否合格,在PCB板宽度较大时,可通过调节宽度调节机构使工作台面宽度增大,该检测装置检测速度块,尤其是在针对百分之百检测翘曲度要求时,可以明显减少测试时间和测试人力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发PCB板用翘曲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印制电路板的装配可靠性及其它品质性能,PCB都有一定的平整度或翘曲度控制要求,尤其是针对高密度设计的薄板(如≤0.5mm),平整度或翘曲度要求更严(如≤0.3%)且要求百分之百进行检测。
传统的翘曲度测试方法是在大理石平台上采用塞规检测,非常费时费力,且无法准确测量薄板的平整度或翘曲度;目前市场上的部分平整度测试设备,测试速度相应较慢且设备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发PCB板用翘曲度检测装置,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研发PCB板用翘曲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台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支撑台与第二支撑台之间通过宽度调节机构连接,第一支撑台的内部设有贯穿前后端面的第一矩形槽,第一支撑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提示灯,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内部设有贯穿前后端面的第二矩形槽,第二支撑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提示灯,所述检测机构与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机构与第一提示灯和第二提示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滑块、挡板、第二滑块和调节螺杆,所述电机位于第一支撑台的左端内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矩形槽并与第一矩形槽的右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矩形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块通过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第一滑块的后侧面设有支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矩形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块的前侧面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位于支撑槽的内部且其与支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矩形槽外部的部分和第二滑块位于第二矩形槽外部的部分均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杆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设有T形端头,所述T形端头与撑杆底端的T形圆槽转动连接,所述撑杆靠近上端侧面设有限位块,所述挡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圆形通孔,挡板通过圆形通孔与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挡板的下表面设有气囊,挡板的左右两端面通过固定螺丝孔与固定螺丝螺纹连接,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固定螺丝孔与圆形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开关,第一矩形槽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与第一提示灯电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与第二提示灯电连接,所述电机与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联动杆和转动端头,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前侧面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二矩形槽的下方位置,连接柱与第二支撑台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后侧面设有与连接柱相对应的连接槽,第一支撑台的左侧面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槽滑动连接,连接柱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矩形通槽,所述连接槽之间通过联动孔相互连通,所述联动孔的左端与固定槽连通,所述联动杆与联动孔转动连接,联动杆的左端设有矩形孔,所述联动杆位于矩形通槽内的部分与联动块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转动端头左端中心位置与矩形柱的左端固定连接,转动端头左端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杆,所述矩形柱的右端与矩形孔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槽的右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端头与固定槽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深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深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9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