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9471.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陈慧超;侯玉波;陆勇;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22 | 分类号: | B60R19/22;B60R19/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盒 防撞横梁 连接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 防撞结构 货车尾部 铝合金板 汽车纵梁 槽型钢 汽车宽度方向 可拆卸连接 泡沫铝 上端 拆装 缓冲 吸能 侧面 应用 | ||
1.一种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纵梁、槽型钢、吸能盒、防撞横梁;所述槽型钢的上端连接所述汽车纵梁;所述防撞横梁的长度沿汽车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吸能盒连接所述防撞横梁的侧面;所述钢型槽靠近所述吸能盒的一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吸能盒连接有一吸能盒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吸能盒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防撞横梁沿其厚度方向依次由第一铝合金板、第一碳纤维复合材料、泡沫铝、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44、第二铝合金板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板与第一碳纤维复合材料之间、所述第一碳纤维复合材料与泡沫铝之间、所述泡沫铝与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44之间、所述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44与第二铝合金板之间均通过环氧树脂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钢型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钢型槽的厚度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具体由半径不同且空心的第一锥形层级管及第二锤形层级管组成;所述第一锥形层级管的半径小于第二锥形层级管;所述第一锥形层级管置于所述第二锥形层级管内且均嵌套有锥形弹簧;第一锥形层级管及第二锥形层级管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吸能盒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连接件具体为一连接板,所述第二锥形层级管的底部面积小于所述连接板的面积;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锥形层级管的底面的外部沿所述钢型槽长度方向插入所述连接槽实现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层级管及第二锥形层级管相互独立地通过环氧树脂铰接与所述连接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尾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货车尾部防撞结构;所述防撞横梁的长度大于所述货车的两边后轮的距离,小于货车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94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