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热循环系统及一种机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9459.1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索建国;成本权;王位;康明明;娄超;李辉;王威;陈勇;郑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机车 发热部件 液体冷却回路 冷却液管路 热循环系统 冷却液 耗电 发热 流量控制装置 高温冷却液 控制散热器 人员活动区 电加热器 电力机车 工作部件 换热管路 冷却液管 区域连接 人员活动 散热降温 散热作用 风冷 保温 连通 空调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热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设置于机车内人员活动区,散热器内设置有换热管路,用于将通过的高温冷却液散热降温;冷却液管路,设置于散热器与机车内具有液体冷却回路的发热部件之间,将散热器与发热部件的液体冷却回路连通;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冷却液管路上,控制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以控制散热器的发热。通过冷却液管路将机车内的主要发热部件与机车内需要升温的区域连接,将机车某些工作部件的无用发热有效引入原本需要另行耗电保温的驾乘人员活动区域,从而代替空调或者电加热器等的作用;同时也通过该散热器的散热作用降低了原本需要对冷却液所进行的强迫式风冷的耗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机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车热循环系统,还涉及一种电力机车。
背景技术
机车在牵引或再生制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产生损耗,从而发出大量热量,一般的机车设计是:通过强迫风冷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以降低关键部件的温度,确保机车的正常运行,但是采用此方式热量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强迫通风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尤其是在很多情况下,机车的牵引变流器、变压器等会发热的设备的发热功率超过100kW,而在寒冷的天气情况下司机室取暖通常采用电加热暖风机和空调加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应用于高寒地区的机车两个司机室电加热功率总和甚至能达到20kW左右,可见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为了对机车的驾乘人员区域保温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于此同时机车发热部件的降温却还需要消耗另外的能源,可见目前的机车内的资源利用存在相当的不合理及浪费能源的情况。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机车内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浪费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热循环系统,该机车热循环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机车内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浪费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的电力机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车热循环系统,包括:
散热器,设置于机车内人员活动区,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换热管路,用于将通过的高温冷却液散热降温;
冷却液管路,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机车内具有液体冷却回路的发热部件之间,将所述散热器与发热部件的液体冷却回路连通;
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却液管路上,控制通过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以控制散热器的发热。
优选的,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却液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用于提供冷却液的流动动力。
优选的,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却液管路上连接有冷却塔装置,所述冷却塔装置与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流出散热器的冷却液进一步冷却。
优选的,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机车内人员活动区,根据测得的温度数值控制流量控制装置对冷却液流量进行调节,令机车内人员活动区的温度趋近于预设温度范围。
优选的,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有冷却液旁路,用于将冷却液在经过所述散热器之前分流,流量控制器通过控制经过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及分流的冷却液的流量,控制散热器的发热量。
优选的,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中,机车内的发热部件包括牵引变流器。
优选的,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中,机车内的发热部件还包括牵引变压器。
优选的,上述机车热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却液管路与所述散热器连通的管路段设置有单向阀,用于防止散热器内的冷却液逆向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9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铁轨道车辆司机室加热式滑动侧窗结构
- 下一篇:一种走行风冷却系统及轨道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