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液体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37593.8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蒙永华;蒙志洪;蒙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永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22/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生物有机肥 制备 生物有机肥 病菌 制备方法和应用 肥效 餐厨垃圾 传统液体 复合菌剂 固液分离 混合发酵 人体安全 发酵液 灭菌 淋施 饼干 谷物 沉淀 发酵 致死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液体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及生物有机肥和应用。本发明通过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沉淀、灭菌得到液态餐厨和固态餐厨,并采用复合菌剂对所得的液态餐厨、固态餐厨和谷物进行混合发酵,得到发酵液,进而制备成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制备的液体生物有机肥,具有饼干香味、淋施肥效好,能够显著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液体生物有机肥气味恶臭、含有大量有害病菌等的情况,可以防止外加的有害病菌对作物的致病、致死,同时对人体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厨液体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和食用残余,其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餐厨垃圾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显著。餐厨垃圾中富含营养成分,主要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物质为主,具有含水率高,油脂、盐分含量高,易腐烂、发酵、发臭等特点。餐厨废弃物非常容易腐败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现有的处理餐厨垃圾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填埋或粉碎后管道排除,很难实现餐厨垃圾中能源的充分回收利用,因此为贯彻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食品安全的方针理念,如何改进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及液体生物有机肥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餐厨液体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餐厨垃圾去除杂物,过滤分离出液态餐厨和固态餐厨,对所得的液态餐厨进行沉淀处理后灭菌,得到灭菌后的液态餐厨;打碎所得的固态餐厨并进行灭菌,得到灭菌后的固态餐厨;
(2)将灭菌后的液态餐厨、灭菌后的固态餐厨和谷物混合成发酵堆,其中,灭菌后的液态餐厨、灭菌后的固态餐厨的重量比为3~4:6~7;灭菌后的液态餐厨和灭菌后的固态餐厨的总重量与所述谷物的重量的比为0.5~2:1;所述谷物选自稻谷、米糠、小米、玉米、高粱、大豆、豆腐渣中的至少一种;
(3)采用复合菌剂对步骤(2)所得的发酵堆进行发酵处理,发酵6~8个月后,过滤出发酵液;
(4)向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中加入复合肥并搅拌均匀,得到餐厨液体生物有机肥,所述复合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谷物由稻谷、小麦和米糠按照2~4:2~4:1~3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向步骤(2)所得的发酵堆喷洒复合菌剂后进行翻堆处理,15~20天后,向发酵堆喷洒复合菌剂并进行翻堆处理,25~30天后,向发酵堆喷洒复合菌剂并进行翻堆处理,之后,每隔50~75天向发酵堆喷洒复合菌剂并进行翻堆处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菌剂为复合菌与水混合制成,所述复合菌选自酵母菌、凝结芽孢杆菌、白地霉、细黄链霉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菌剂由酵母菌、凝结芽孢杆菌、白地霉按照2~4:1~3:2~5的重量比组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菌剂每次的喷洒量为发酵堆的重量的0.015~0.0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永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永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