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塞的油污泥气力提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37219.8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锋 |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53/50;B01D53/8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管 导流槽 油污泥 二氧化硫 气力提升装置 气力 防堵塞机构 嵌入方式 反应箱 防堵塞 进气板 连接口 排泥管 吸入口 底端 导流槽顶端 堵塞 集中收集 装置外壳 空运行 吸泥口 石灰 焊接 震荡 腐蚀 驱动 外部 | ||
1.一种防堵塞的油污泥气力提升装置,其结构包括气力连接口(1)、导流槽(2)、排泥管(3)、提升管(4)、整治装置(5)、吸入口(6),所述气力连接口(1)固定安装在导流槽(2)顶端,所述导流槽(2)与排泥管(3)顶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管(4)顶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导流槽(2)内部,所述提升管(4)底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整治装置(5)内部,所述整治装置(5)底端与吸入口(6)相焊接;
所述整治装置(5)包括装置外壳(51)、吸泥口(52)、进气板(53)、石灰板(54)、反应箱(55)、防堵塞机构(56);
所述提升管(4)底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装置外壳(51)内部,所述吸泥口(52)安装在装置外壳(51)内部底端,所述吸泥口(52)底端与提升管(4)底端相连接,所述吸泥口(52)底端与吸入口(6)相连接,所述吸泥口(52)底端两侧设有进气板(53),所述石灰板(54)固定安装在提升管(4)底端内表面,所述反应箱(55)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51)内部底端,所述反应箱(55)与进气板(53)相连接,所述防堵塞机构(56)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51)内部顶端,所述防堵塞机构(56)一端与提升管(4)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油污泥气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板(53)包括圆形板(531)、防倒流机构(532),所述圆形板(531)共设有两个并且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51)内部,所述圆形板(531)设于吸泥口(52)中端,所述圆形板(531)与反应箱(55)相连接,所述防倒流机构(532)共设有十九个并且均匀分布在圆形板(5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油污泥气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机构(532)包括外管(5321)、防倒流挡板(5322)、扭力弹簧(5323)、防倒流限位块(5324),所述外管(5321)均匀分布在圆形板(531)上,所述防倒流挡板(5322)共设有两个并且末端设有扭力弹簧(5323),所述两个防倒流挡板(5322)首端紧密贴合,所述防倒流挡板(5322)末端通过扭力弹簧(5323)固定安装在外管(5321)内部,所述防倒流挡板(5322)首端与防倒流限位块(5324)顶端相贴合,所述防倒流限位块(5324)固定安装在外管(5321)内部中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油污泥气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55)包括进气口(551)、反应箱(552)、反应液体(553),所述进气口(551)与圆形板(531)相连接,所述进气口(551)设在反应箱(552)顶端,所述反应箱(552)内部设有反应液体(5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油污泥气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机构(56)包括保护罩(561)、驱动器(562)、震荡机构(563),所述保护罩(56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51)内部顶端,所述保护罩(561)一侧与提升管(4)外表面相贴合,所述保护罩(561)内部设有驱动器(562),所述驱动器(562)与震荡机构(563)电连接,所述震荡机构(563)一端与提升管(4)外表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油污泥气力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机构(563)包括动线圈(5631)、励磁线圈(5632)、动颚铁块(5633)、激振杆(5634)、竖向减振弹簧(5635)、激振片(5636),所述动线圈(5631)与驱动器(562)电连接,所述动线圈(5631)缠绕于激振杆(5634)底端,所述励磁线圈(5632)与驱动器(562)电连接,所述励磁线圈(5632)缠绕于动颚铁块(5633)上,所述激振杆(5634)贯穿于动颚铁块(5633)内部,所述竖向减振弹簧(5635)共设有四个并且与激振杆(5634)相连接,所述激振杆(5634)顶端焊接有激振片(5636),所述激振片(5636)与外表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锋,未经林清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2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车行走刮泥机
 - 下一篇:过滤器的智能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