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柔性鱼礁群布置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7190.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潘昀;桂福坤;王萍;冯德军;刘灿;孙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A01K61/75;A01K61/7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柔性 鱼礁群 布置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柔性鱼礁群布置方式,方式的步骤如下:1)在锚绳上排布多个浮鱼礁与浮球,且浮鱼礁与浮球交替串接于锚绳上,形成呈直线分布的人工柔性鱼礁群;2)将4根呈直线分布的人工柔性鱼礁群,按其中点交叉连接,形成米字形的人工柔性鱼礁群;3)将多个米字形的人工柔性鱼礁群或直线分布的人工柔性鱼礁群,端点之间封闭连接,形成具有封闭区域的人工柔性鱼礁群;通过在锚绳上排布多个浮鱼礁与浮球,浮鱼礁与浮球交替串接于锚绳上,形成的人工柔性鱼礁群更加稳定,便于集中管理,且抗风抗浪能力强,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柔性鱼礁群布置方式。
背景技术
水农业部印发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中提出:截止到2025年,规划在东海区共建设2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2015-2016年已建情况),形成示范海域面积500多平方千米,其中:建设人工鱼礁区面积160平方千米,投放人工鱼礁500多万空立方米。可见,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东海沿海地区海洋牧场的建设,而我国东海海域淤泥层厚度平均高达15m,且底部泥沙运动剧烈,难以承载沉底底层鱼礁,极易导致底层鱼礁失效。为解决淤泥底质海洋牧场人工渔礁建设的难题,亟需系统全面的开展表面积大、内部空间利用率高、透水性强的人工浮鱼礁研究,主要包括结构型式、布设方式、安全性能、适应海域环境能力等。
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沿海地区海洋牧场的建设,而我国东海海域淤泥层厚度平均高达15m,难以承载底层鱼礁,极易导致底层鱼礁失效。为解决淤泥底质海洋牧场人工渔礁建设的难题,系统的开展新型浮鱼礁的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柔性鱼礁群布置方式,具备抗风浪能力更强、能减少赤潮发生机率,效利用海域空间,对海域进行分区域性封闭管理,同时,还能促进该海域初级生产力,加快海洋生态系统质能循环和流动,适合大规模推广。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人工柔性鱼礁群布置方式,方式的步骤如下:
1)在锚绳上排布多个浮鱼礁与浮球,且浮鱼礁与浮球交替串接于锚绳上,形成呈直线分布的人工柔性鱼礁群;通过在锚绳上排布多个浮鱼礁与浮球,浮鱼礁与浮球交替串接于锚绳上,形成的人工柔性鱼礁群更加稳定,便于集中管理,且抗风抗浪能力强,适合大规模推广。
2)将4根呈直线分布的人工柔性鱼礁群,按其中点交叉连接,形成米字形的人工柔性鱼礁群;
3)将多个米字形的人工柔性鱼礁群或直线分布的人工柔性鱼礁群,端点之间封闭连接,形成具有封闭区域的人工柔性鱼礁群。由多个米字形的人工柔性鱼礁群或直线分布的人工柔性鱼礁群,端点之间封闭连接,形成具有封闭区域的人工柔性鱼礁群,可以有效利用海域空间,对海域进行分区域性封闭管理,为鱼类营造栖息地,躲避天敌的捕获,增加鱼类收获率。
作为优选,人工柔性鱼礁群,包括由锚绳串接的浮球,浮球下方的锚绳上套设有铁环,铁环上下分别设有相对面相斥设置的磁铁a与磁铁b,铁环一端通过锚绳牵拉主缆绳,主缆绳上部分均布有浮鱼礁,主缆绳下部分串接有配重块,锚绳下端固定连接锚块。通过在锚绳下端采用锚块锚泊,上端串接浮球,使锚块上固定一串浮球串,浮球串自身就是一种良好的人工浮鱼礁,再牵拉一组框架式浮鱼礁,使得浮鱼礁整体牢固性性加大,进而提高安全性能,且投放便易,在铁环上下分别设置的相对面相斥设置的磁铁a与磁铁b,既可以对铁环产生吸力,又可以有效的对铁环进行上下限位,从而限定浮鱼礁的沉浮高度,本装置,结构简单,经济环保,具有普及性、可群体投放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7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