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6549.5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林;汪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C22C1/04;B22F9/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 纳米 颗粒 增强 cocrni 合金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复合粉末由基体CoCrNi中熵合金粉和包覆层Mo纳米颗粒组成,所述复合粉末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CoCrNi中熵合金95~99wt%;Mo纳米颗粒1~5wt%。本发明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致密度较高,力学性能优异,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良好的细晶强化作用,保持了良好的韧性,充分发挥了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利用包覆法制备的复合粉末中,Mo纳米颗粒分布较为均匀,与传统的球磨和机械合金化相比,包覆后煅烧及还原的粉末没有氧化和污染,具有很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和中熵合金是近些年来设计的新型的金属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合金体系,其独特的成分及相结构使得不同体系的合金具有不同的优良性能。比如较高的强度、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抗氧化和抗辐照性能等。相比于高熵合金来说,中熵合金具有更好的塑性和断裂韧性。大量的研究表明,高熵合金及中熵合金在硬质合金、高温合金、磁性材料、耐热和耐磨涂层、模具内衬方面均有潜在的用途。然而,FCC系单相中熵合金虽然塑韧性非常好,但较低的屈服强度、硬度和耐磨性限制了其在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如何提高中熵合金的强度及耐磨性且不损失过多的韧性,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耐磨性、成本低和制备工艺简单等特性,因而在航空航天、汽车等现代技术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纳米颗粒作为增强相来弥补FCC系中熵合金强度不足是一种潜在可取的强化方式,利用增强相粒子在变形过程中阻碍位错运动的特点,复合材料很有可能突破FCC系中熵合金强度不足的问题,良好的细晶强化作用也不会对FCC系中熵合金的优良的塑韧性造成太大的损失。然而,目前引入增强相粒子主要是传统的球磨或机械合金化工艺,这种长时间的混合工艺很难去避免氧化或污染粉末等缺点,且会导致合金粉末中产生多余的孔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磨性好、成本低、高韧性的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复合粉末由基体CoCrNi中熵合金粉和包覆层Mo纳米颗粒组成,所述复合粉末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CoCrNi中熵合金 95~99wt%;
Mo纳米颗粒 1~5wt%。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粉末中包覆层Mo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500nm。
作为优选,所述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为469~815MPa,维氏硬度为203~375HV。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所述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四钼酸铵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于预定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四钼酸铵溶液;
(2)按照设定比例将气雾化CoCrNi中熵合金粉末加入到步骤(1)所得四钼酸铵溶液中,将溶液中的水分蒸干,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混合粉末;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粉末置于惰性气氛下进行煅烧处理,得到煅烧后的混合粉末;
(4)将步骤(3)所得煅烧后的混合粉末置于还原气氛下进行还原处理,得到复合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