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摩擦力的精密抛光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36338.1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袁未华;王丽萍;吴少威;李卫彤;张云彦;朱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和氏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27/00;B24B41/02;B24B41/00;B24B55/06;B24B47/04;B24B49/10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座 砂辊 输送线 驱动单元 精密抛光设备 工作台 驱动 传输方向 抛光处理 生产效率 轴向相对 安装面 摩擦片 滑动 打磨 转动 自动化 加工 | ||
1.改善摩擦力的精密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输送线,所述输送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第一砂辊装置,所述第一砂辊装置包括第一砂辊、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砂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沿所述输送线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一砂辊和所述工作台的安装面之间,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砂辊绕所述第一砂辊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砂辊沿所述第一砂辊的轴向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第一砂辊的轴向延伸地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砂辊绕自身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座、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垂直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砂辊绕自身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盘、第一滑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远离自身轴线的第一铰轴,所述第一铰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转盘的轴线,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铰轴与所述第一转盘铰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三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铰轴的第二铰轴,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均通过所述第二铰轴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动座上的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二滑动座铰接,所述第三铰轴平行于所述第二铰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密抛光设备还包括第二砂辊装置,所述第二砂辊装置包括第二砂辊、第三连接座、第四连接座、第三驱动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
沿所述传输方向,所述第三连接座、所述第四连接座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砂辊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砂辊装置的下游端;
所述第三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三滑动座,所述第三连接座沿所述第二砂辊的轴向延伸地设置有第四滑轨,所述第三滑动座与所述第四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砂辊绕自身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滑动座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座上设置有第四滑动座、第五滑轨和第六滑轨,所述第五滑轨平行于所述第四滑轨,所述第六滑轨垂直于所述第五滑轨,所述第四滑动座与所述第五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砂辊绕自身的轴线与所述第四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砂辊绕所述第二砂辊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三滑动座、所述第四滑动座转动;
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盘、第二滑块、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远离自身轴线的第四铰轴,所述第四铰轴平行于所述第二转盘的轴线,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铰轴与所述第二转盘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六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四铰轴的第五铰轴,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均通过所述第五铰轴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滑动座上的第六铰轴与所述第四滑动座铰接,所述第六铰轴平行于所述第五铰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砂辊的转速为每分钟1000转至每分钟1500转,所述第二砂辊的转速为每分钟1000转至每分钟1500转;
所述第一砂辊每秒往返移动的次数为2次至5次,所述第二砂辊每秒往返移动的次数为2次至5次;
所述第一砂辊沿自身轴向单向移动的最大距离为8毫米至12毫米,所述第二砂辊沿自身轴向单向移动的最大距离为3毫米至7毫米;
所述第一砂辊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z7至Rz11,所述第二砂辊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z3至Rz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和氏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和氏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3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