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5785.5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强;娄静洁;单昌礼;李烨;万通;王淼;李美佳;范思达;任泽钰;宁闯;王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18;C08F222/20;C08F220/36;C08F28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婧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树脂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性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60:110-150:160-200:100-200:0.01-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CA、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溶剂为丙酮或者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单体为选自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以及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二苯基氧化物二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铵、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以及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的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30: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单体为选自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110:160:100: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CA、丙酮和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的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0:2: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单体为选自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质量比6:0.5:0.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60:150:200:2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CA、丙酮和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放入反应容器中,在N2保护下,控温至30-35℃后再向体系中以0.01-0.05mL/秒的速度滴加丙烯酸羟乙酯,然后滴加一部分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滴加量为:每110-15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0.01-0.1mL催化剂,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1-3小时;用丙酮溶解抗氧剂CA,倒入反应容器中,补加剩余的催化剂;温度调至70-90℃,搅拌2-3小时,最终得到透明粘稠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
步骤2:将去离子水、乳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将步骤1所得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的混合单体以0.1-0.5mL/s的速度滴加到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75℃,将引发剂以0.05-0.1mL/s的速度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下反应3~5h,然后升温至85~90℃,搅拌下反应1~2h,即得水性树脂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57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强度亚克力板材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