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光学和射电观测的巨型望远镜反射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34597.0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长;古学东;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 主分类号: | H01Q15/14 | 分类号: | H01Q15/14;G02B23/02;G02B7/1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光学 射电 观测 巨型 望远镜 反射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光学和射电观测的巨型望远镜反射面结构,其主反射面由若干块反射面子单元拼接而成,相邻的反射面子单元通过节点盘连接;反射面子单元包括反射面舱体,反射面舱体的上端面内嵌设置有光学反射面板;反射面舱体的底边设置有卷带收放机构,反射面舱体的两侧边中部铰接有龙门型卷带驱动杆,卷带驱动杆中上固定连接有柔性金属卷带的一侧,柔性金属卷带的另一侧与卷带收放机构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巨型光学望远镜的反射面分片予以保护,不需要建设圆顶的同时,保障了光学望远镜镜面的安全,延长了光学望远镜镜面单元的更换维护周期;每一块反射面子单元可以在光学观测和射电观测两种模式下切换,甚至可以同时进行光学和射电观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巨型望远镜反射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持光学和射电观测的巨型望远镜反射面结构。
背景技术
无论是光学还是射电望远镜,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望远镜口径的增加直接带来望远镜灵敏度的增加,将能够观测到低灵敏度望远镜不能观测到的目标。多个望远镜组成的阵列可以带来分辨率的提高。对于天文观测,在技术可以实现,成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口径的增大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口径增大,带来一系列困难,包括但不限于关键部件的位置和姿态的精确控制,结构支撑等。巨型望远镜,无论是光学还是射电望远镜,在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的同时,还需要很高的经济成本。
由于重力、温度和风载导致的变形影响等原因,巨型望远镜(光学或射电)均采用拼接镜面和/或主动光学技术。
另外,传统的光学望远镜,一般是置于圆顶之内的,通过圆顶为望远镜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对于巨型光学望远镜,圆顶建设就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探索其它保障光学望远镜运行的途径。
另外,巨型望远镜的结构支撑占据很大的成本和技术内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在同一结构支撑体系下切换或同时运行光学和射电观测的技术途径。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光学和射电观测的巨型望远镜反射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光学和射电观测的巨型望远镜反射面结构,包括主反射面,所述主反射面由若干块反射面子单元拼接而成,相邻的所述反射面子单元通过节点盘连接;
所述反射面子单元包括反射面舱体,所述反射面舱体的上端面内嵌设置有光学反射面板;
所述反射面舱体的底边或侧边设置有卷带收放机构,反射面舱体的两侧边或两底边中部铰接有龙门型卷带驱动杆,所述卷带驱动杆包括两侧的L型纵向驱动杆以及横跨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纵向驱动杆之间的连接板/杆;所述连接板/杆上固定连接有柔性金属卷带的一侧,所述柔性金属卷带的另一侧与所述卷带收放机构连接,配合所述卷带驱动杆在反射面舱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至少其中一根所述纵向驱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节点盘设置在所述反射面舱体的顶角下方,节点盘的下方连接有促动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反射面中与主反射面的中心距离相同的环向一周内,所有所述反射面子单元的构造以及尺寸完全相同。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面结构还包括副反射面,所述副反射面通过索支撑处于所述主反射面的上方,通过索驱动精确控制该副反射面的方位和姿态;在主反射面的中心开孔,在开孔的后部安装馈源和接收机设备。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副反射面与所述主反射面一样,均由若干块反射面子单元拼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4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频带频率选择表面
- 下一篇:一种双层球型超宽带太赫兹波吸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