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自动配药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4502.5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荣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43/30;B65B1/36;B65B51/07;B65B35/24;B01F15/00;B01F15/02;B01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下料 传送带 称重机构 自动配药 进药口 自动上料机构 中药 斜板 药筒 机器人 称重组件 分料机构 人本发明 下端开口 自动上料 竖直 送药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自动配药机器人,包括自动上料机构、设置在自动上料机构一侧的自动下料和称重机构、设置在自动下料和称重机构一侧的分料机构;所述自动下料和称重机构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第二框架,第二框架的一侧设有下端开口的导药筒,所述导药筒上在靠近第二框架的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进药口,所述进药口处安装有第一进药斜板;第二框架上设有多个与进药口位置对应的用于向第一进药斜板内送药的第一传送带;第二框架内在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沿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自动下料组件,第二框架内在第一传送带和自动下料组件之间设有称重组件;该中药自动配药机器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和抓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药自动配药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中医是我国在世界医学界的一大特色医学,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且中药采用自然界天然药材,对人的身体副作用小,一直是大家治疗疾病的首选药材。而且,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多数人进入中年后就会对中药养生产生很大的兴趣,中药的使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如今需要熬制的中药抓取方式还停留在药剂师逐量称取上,而一位用户大多需要多包中药,每包中药又需要十几种不同的药材,这样称取一位用户的药就需要很多繁琐的称重次数,耗费很长时间,这样传统的中药称取方式效率太低,导致中药取药处排队人群数量太多,中药称取方式的改进迫在眉睫;另外当重要没有的时候还要人工进行放置,因此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自动配药机器人,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快速实现中药上料和抓取。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自动配药机器人,包括自动上料机构、设置在自动上料机构一侧的自动下料和称重机构、设置在自动下料和称重机构一侧的分料机构;
所述自动下料和称重机构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设有下端开口的导药筒,所述导药筒上在靠近第二框架的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进药口,所述进药口处安装有第一进药斜板;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多个与进药口位置对应的用于向第一进药斜板内送药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框架内在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沿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自动下料组件,所述第二框架内在第一传送带和自动下料组件之间设有称重组件;
所述自动下料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框架内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下端呈倒锥形且设有开口;所述下料筒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药筒盖,所述药筒盖上设有进药切口,所述下料筒的上端设有用于将草药从进药切口送至下料筒内的第二进药斜板;所述药筒盖上转动连接有伸入下料筒内用于将草药从下料筒的下端开口输出的锥形螺旋杆,所述药筒盖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锥形螺旋杆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药筒盖上在所述进药切口处设有用于放置草药漏出的第一挡板,所述下料筒的筒身上安装有探测器;
所述称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内且架设在第一传送带上的称重框架,所述称重框架上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正上方设有下端开口的称重盘,且所述称重盘位于下料筒的正下方;所述称重框架内在所述称重盘的下端开口处滑动连接有插接板,所述称重框架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插接板滑动的第二电动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荣,未经刘艳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4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