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2968.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3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任德旺;靳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32;H04W36/08;H04W36/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切换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快速且精准的为发生了移动切换的UE确定是否需要重选新的UPF和/或新的AS,以便于及时为UE的移动切换提前做准备,保障UE通信的连续性以及可靠性。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获知第一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接入网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是否为第一终端设备重选目标用户面功能设备;和/或,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网络设备根据第三信息确定是否为第一终端设备重选目标应用服务器。若需要重选目标用户面功能设备和/或目标应用服务器,则需要及时进行用户面功能设备和/或应用服务器的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网络的发展,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设备下移至距离用户更近的网络边界,同样,为了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应用层的应用服务器也可以下移,这样就使得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成为可能,但是新的挑战需要应对,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过程中,由于用户面功能设备和/或应用服务器的变化,可能出现业务层的中断,从而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如何减少这种变化对应用服务的连续性与可靠性的影响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克服传输层中由于拥塞、移动切换等带来的影响,应用层部署相应的处理方法缓解这些问题。但是,应用层如何提前为移动切换事件做准备,是保证用户业务体验的关键步骤。
一种解决方法是预测UE移动切换时间,根据UE的移动信息,预测UE移动过程中发生小区切换的交接时间、交接对象、通过小区的时间,基于此选择目标服务器,为UE提供服务。该方法对预测算法的精度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主要依赖于第三方位置导航应用,预测精度不高。而且由于第三方应用无法获知运营商移动网络设备的部署情况,所以,可能导致预测的交接时间过早、过晚或者预测的交接对象错误。因此,如何根据UE的切换事件确定业务连续性的处理方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快速且精准的为发生了移动切换的UE确定是否需要重选新的UPF和/或新的AS,以便于及时为UE的移动切换提前做准备,保障UE通信的连续性以及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切换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接入网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是否为第一终端设备重选目标用户面功能设备。和/或,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第三网络设备确定是否为第一终端设备重选目标应用服务器。
实施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在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移动切换事件后,能够及时上报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重选用户面功能设备。或者及时上报给第三网络设备,由第三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重选应用服务器。便于及时为终端设备切换用户面功能设备或者应用服务器,从而提前为终端设备的移动切换做准备,这样,可以避免短时间内终端设备出现的丢发、卡顿等现象,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服务切换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在UE的切换(handover)准备阶段接收第一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在UE的切换执行阶段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源接入网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发生切换时发送的。
可选的,源接入网设备在获取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同意切换的响应消息后,源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2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窨井盖系统
- 下一篇:连续反循环冲砂洗井管柱及其冲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