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2502.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种传宾;郭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昂;张颖玲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循环 容量保持率 混排 循环寿命预测 存储介质 极片 拟合 常规测试 循环寿命 检测 拆解 粉料 上粉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对应的容量保持率;
对所述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得到极片上的粉料;
检测各极片上粉料对应的原子混排度,其中,所述原子混排度是指经过多次充放电后所述粉料的晶体结构中不同金属原子迁移的比例率;
根据所述容量保持率与所述原子混排度的对应关系拟合生成第一函数;
根据所述原子混排度与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拟合生成第二函数;
根据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的设定阈值,通过所述第一函数和所述第二函数,确定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对应的容量保持率,包括:
将多个锂离子电池按照设定的增量设置对应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其中,所述增量相等或者不等;
检测各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值及设置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完成时对应的放电容量值,根据二者的比值确定各锂离子电池对应的容量保持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各极片上粉料对应的原子混排度,包括:
经X射线衍射XRD检测得到各极片上粉料对应的原子混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X射线衍射XRD检测得到各极片上粉料对应的原子混排度,包括:
采用步进式扫描检测各极片上粉料对应的多个衍射花样数据;
通过所述多个衍射花样数据进行数据拟合确定各极片上粉料的原子混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得到极片上的粉料,包括:
将容量保持率检测完后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
将拆解后的正极极片在有机溶液中浸泡设定时长,洗掉所述正极极片上的电解质;
将清洗后的正极极片烘干;
刮下烘干后的正极极片上的粉料,得到待检测的粉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为多个,所述确定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包括:
根据不同的设定阈值,通过所述第一函数和所述第二函数,确定所述锂离子电池对应的不同循环寿命。
7.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对应的容量保持率;
第二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上粉料对应的原子混排度,其中,所述原子混排度是指经过多次充放电后所述粉料的晶体结构中不同金属原子迁移的比例率;
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容量保持率与所述原子混排度的对应关系拟合生成第一函数;根据所述原子混排度与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拟合生成第二函数;根据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的设定阈值,通过所述第一函数和所述第二函数,确定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8.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对应的容量保持率;
接收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不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上粉料对应的原子混排度,其中,所述原子混排度是指经过多次充放电后所述粉料的晶体结构中不同金属原子迁移的比例率;
根据所述容量保持率与所述原子混排度的对应关系拟合生成第一函数;
根据所述原子混排度与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拟合生成第二函数;
根据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的设定阈值,通过所述第一函数和所述第二函数,确定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25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