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尿不湿智能感应器及使用方法、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1706.3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3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脉度(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不湿 智能 感应器 使用方法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不湿智能感应器及使用方法、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属于智能产品技术领域;智能感应器具体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电源模块、传感器、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固定件,辅之以独创的夹持→旋转→固定的使用方法,另外赋予其智能控制系统和专用控制方法,使得本申请一方面区别于市面内置检测模块方式的尿不湿,使用更为舒适,且适用于每一款尿不湿产品,当需要更换尿不湿时,感应器可取下清洗待重复使用,并不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相对于传统尿不湿,外置式感应器也能起到及时发现提醒的作用;另一方面,本申请能够准确记录便溺数据,从而帮助用户掌握便溺时间规律,高效地辅助幼儿养成健康卫生的便溺习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尿不湿的智能感应器和使用方法、以及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尿不湿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表面包覆层、吸收芯层和底布。
表面包覆层: 表面包覆层紧贴宝贝的身体,能够促使尿液快速渗透并有效阻止回渗,尿裤表层保持干爽。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纸尿裤基本上是无纺布面层,透气无纺布能提升尿裤内部的透气程度,水蒸气可以流通至尿裤以外,及时排出湿气及热气,有效减少尿疹发生的机会,柔软舒适不刺激皮肤。
吸收芯层:这一层的主要是能够俘获并快速吸收尿液、分散尿液或能通过毛细作用把它扩散到整个芯层中、最终吸收并储存尿液。目前国内市场上纸尿裤的吸收芯层主要由纯木浆(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SAP)构成的层状结构。
底布:国外很多纸尿裤的底布已经使用感觉更为舒适的无纺布,但由于价格偏高,国内市场的纸尿裤底布仍主要由PE膜构成。
传统尿不湿在使用时通常会出现无法及时发现、及时更换的缺陷,为此市面上出现了智能尿不湿产品,其均在传统尿不湿结构中内嵌式加入一些电子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温湿度变化时会通过声光等信息提示,虽然弥补了传统尿不湿无法及时发现更换的缺陷,但一次性使用的电子模块的加入使得制造成本大幅提高,且内嵌式组合方式必然影响了使用舒适性;另外,现有智能电子检测模块无法通用适配,市面尿不湿产品并不能直接配置;除此之外,虽说加入了电子检测模块,但并未真正实现智能的目的,原因在于其并不能实现数据记录以帮助掌握便溺时间规律,从而帮助幼儿养成健康卫生的便溺习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尿不湿智能感应器及其使用方法,其独特的夹子造型结构设计,使得产品可以直接应用于传统的尿不湿,且可实现重复使用,区别于一般设计的夹子造型结构,由于独特的感应器结构设计,使得在夹持的时候探针并不会同时介入尿不湿内部,而需要分两步使用,在夹持到位后通过旋转动作,探针针头指向远离幼儿身体方向,同时刺破底部介入探测部位,使用更安全科学;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该感应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借助于该系统及控制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便溺数据记录,从而使得幼儿尽早养成健康卫生的便溺习惯成为可能。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尿不湿产品存在便溺无法及时发现、及时更换,以及智能尿不湿一次性电子检测模块增加制造成本,无法通用及使用舒适性差;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尿不湿智能感应器,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电源模块、传感器、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固定件;
第一夹片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夹片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相应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铰接,并在铰接轴处套设扭转弹簧,共同组成夹子造型结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在夹头部位相互压紧形成咬合面;
电源模块分别与传感器、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给传感器、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提供电能;中央处理模块还与传感器、显示模块电连接,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中央处理模块则将要显示的信息输出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脉度(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脉度(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1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