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鱼逃脱的钓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1033.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利胜;成明;刘纯键;陈家栋;潘孝越;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逃脱 鱼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鱼逃脱的钓鱼钩,包括中空的鱼钩筒,所述鱼钩筒下端连接有第一鱼钩,所述鱼钩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头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鱼钩筒的活塞杆,所述活塞下端面连接有多组第二鱼钩,所述第二鱼钩包括连接杆和钩体,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活塞下端面铰接,一端与所述钩体的中部铰接,所述钩体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鱼钩筒上,另一端设有钩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鱼逃脱的钓鱼钩,可以尽量避免对鱼造成惊吓,并且能减少饵料的浪费,同时还能防止咬钩不稳导致鱼儿半路逃脱,节约成本且能提高钓鱼人的乐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鱼逃脱的钓鱼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越来越高,户外休闲活动将占据更大的市场,其中户外钓鱼更是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的活动。目前市场上的单只弯钩形鱼钩大多考验钓鱼者的技术,鱼儿咬钩的状态对上鱼的概率起着重要的影响,经常出现鱼儿咬钩却拉不上来,或者咬钩不稳半路逃脱的情况,对于缺乏经验的钓鱼人来说是一种不小的困扰。有相关人员提出了一种弹簧式鱼钩,在鱼咬食时触发弹簧使得鱼钩迅速向外扩张,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有效增加上鱼的概率,但也容易造成误触给鱼儿造成惊吓,同时也会使饵料在弹簧扩张时遭受破坏,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鱼逃脱的鱼钩,可以尽量避免对鱼造成惊吓,并且能减少饵料的浪费,同时还能防止咬钩不稳导致鱼儿半路逃脱,节约成本且能提高钓鱼人的乐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鱼逃脱的钓鱼钩,包括中空的鱼钩筒,所述鱼钩筒下端连接有第一鱼钩,第一鱼钩下端设有第一钩子,所述鱼钩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头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鱼钩筒上端,所述活塞头下端面连接有多组第二鱼钩,所述第二鱼钩包括连接杆和钩体,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活塞下端面铰接,一端与所述钩体的中部铰接,所述钩体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鱼钩筒内壁上,另一端设有第二钩子,鱼咬所述第一鱼钩时,通过拉动所述活塞杆,使得所述第二鱼钩的所述钩体相对于所述鱼钩筒向内运动,进一步抓紧鱼,防鱼逃脱。
进一步的,所述鱼钩筒包括上下连接的圆锥段中空腔和圆柱段中空腔,所述活塞杆上端从所述鱼钩筒的圆锥段中空腔上端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鱼钩筒下端沿筒体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穿设有尼龙绳,所述第一鱼钩的上端通过多根所述尼龙绳与所述鱼钩筒连接。
进一步的,活塞头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铰接头,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头铰接,钩体的中部设有第二铰接头,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钩体中部的第二铰接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鱼钩筒的筒壁下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圆柱销,所述第二鱼钩的钩体的一端设有第三铰接头,所述第三铰接头套设在所述圆柱销上。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头上端面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头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鱼钩筒下端侧面设有多个矩形槽,每一所述矩形槽位置与每一第二鱼钩的钩体相对应,使得放开活塞时,所述第二鱼钩的所述钩体可以进一步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顶部设有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鱼钩的钩体上设有的第二钩子有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鱼逃脱的钓鱼钩,在鱼咬钩后,可以进一步抓紧鱼,防止咬钩不稳导致鱼儿半路逃脱。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鱼逃脱的钓鱼钩,通过在鱼钩筒内设置弹簧,可以在拉起鱼后,松力,自动恢复钓鱼钩的原始状态,方便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1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集鱼灯
- 下一篇:一种连杆式省力的路亚竿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