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接地的电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0420.3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龙;林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2 | 分类号: | H01R13/652;H01R13/655;H01R13/6461;H01R13/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52394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接地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接地的电连接器,在一绝缘座体外部设置一屏蔽壳体,该绝缘座体与一端子座连接,该端子座中设有复数端子孔及复数弹臂孔,该复数弹臂孔与部分端子孔相互连通,而该复数端子孔对应提供复数导电端子的一端插置固定,该复数导电端子另一端插置固定于该绝缘座体中,且该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绝缘座体的对接口,该绝缘座体插接固定有一接地弹片,且该接地弹片接触该屏蔽壳体电性连接,而接地弹片的复数弹臂插置固定于该端子座的该复数弹臂孔,且该复数弹臂与部分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且将部分导电端子的接地信号传导至该屏蔽壳体,并由该屏蔽壳体传导或消弭该接地信号,凭借此接地结构来解决电连接器的电磁波及串音干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点接地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凭借特定接地结构来解决电连接器的电磁波及串音干扰的问题者。
背景技术
高画质多媒体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一种全数位化影像和声音传送介面,可以传送未压缩的音讯及视讯信号。HDMI可用于机上盒、DVD播放机、个人电脑、电视游乐器、综合扩大机、数位音响与电视机等电子装置。HDMI可同时传送音讯和视讯信号,由于音讯和视讯信号采用同一条线材,大幅简化系统线路的安装难度,HDMI版本的演进一路自HDMI1.1、1.2、1.3、1.4、2.0至最新版本2.1。而HDMI2.1规格除了将支援传输画面解像度提升至最高10K之外,更对应传输动态HDR格式,以及对应eARC音阶音讯回传通道功能,能够回传Dolby Atmos及DTS:X等物件导向环绕声信号。
HDMI2.1可提升资料传输频宽到48Gbps,最高支援10K解像度100/120fps12bit 4:2:0影像信号(10,240x4,320,需经「显示串流压缩」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DSC),并原生对应传输8K 60fps 12bit 4:2:0及4K 120fps 12bit RGB 4:4:4更高帧率影像信号。另外,HDMI2.1也会全面支援可以逐个场景以至逐格画面作动态范围强化的动态HDR(Dynamic HDR)影像格式,以使每一格影像都拥有最佳化的光暗细节、光线明亮度及光暗反差度。
另外,HDMI2.1对于画面延迟方面也作出了诸多改善。具有「自动低延迟模式」(Auto Low Latency Mode,ALLM),能够自动设定出最佳的延迟设置。另外也支援「可变更新率」(Variable Refresh Rate,VRR)、「快速画格传输」(Quick Frame Transport,QFT),用以减低游戏画面的延迟。
正由于HDMI2.1的资料传输频宽高达48Gbps,因此对于资料传输中的高频的阻抗过大及匹配性的问题更加放大,若未有效解决时将影响资料传输速率,因此必须针对HDMI的电连接器及线缆着手解决高频阻抗匹配性的问题加以解决。
当HDMI连接器微小化后致使组端子组的端子间距过近,加上传输高频信号时同时产生电磁波及串音(Cross-Talk)干扰的问题,而串音干扰问题情况对于传输信号速度有绝对影响性,高频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差分信号端子对、设置于相邻二组差分信号端子对间的接地端子,以及将些接地端子串接在一起的接地片,但该接地片的结构复杂且与接地端子串接的组装步骤过多,影响了组装工时,而组装后接地片与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易因距离过近、锡丝产生或组装上的误差产生短路情况,故传统连接器的接地结构不佳所产生串音及短路问题,有待从事此行业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有此种多点接地的电连接器发明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点接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触发器控制电路及方法、D触发器
- 下一篇:组合式微孔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