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0371.3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堂;胡梦婷;王宏;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迈维代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代谢组学检测 氯苯丙氨酸 通用 采集 溶剂 质控 种液 色谱-质谱联用 数据采集过程 波动状态 采集数据 监控样本 监控仪器 检测结果 信号分析 质谱联用 数据处理 高通量 面积和 质控品 内标 色谱 保留 保证 | ||
1.一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2-氯苯丙氨酸代替溶剂对样本进行提取,保证每个样本中2-氯苯丙氨酸内标的浓度一致,采集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2-氯苯丙氨酸峰面积和保留时间反映实际样本的采集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氯苯丙氨酸浓度为1μg/m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检测,使用分析软件包括Multi Quant。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4,4’-亚甲基双(2-氯苯胺)、对茴香胺、L-酪氨酸甲酯、3-氯苯胺、2,4-二甲基喹啉、磺胺吡啶、阿特拉津、磺胺多辛、DL-亮氨酸、N-苯甲酰基-L-酪氨酸乙酯、6-苯基-2-硫脲嘧啶、N-(邻甲苯酰)甘氨酸、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甘草次酸、黄烷酮、ε-己内酯、2-氨基吡啶的混合标样,每次检测至少进两针所述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品,根据谱图重叠情况分析检测仪器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计,所述4,4’-亚甲基双(2-氯苯胺):对茴香胺:L-酪氨酸甲酯:3-氯苯胺:2,4-二甲基喹啉:磺胺吡啶:阿特拉津:磺胺多辛:DL-亮氨酸:N-苯甲酰基-L-酪氨酸乙酯:6-苯基-2-硫脲嘧啶:N-(邻甲苯酰)甘氨酸: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甘草次酸:黄烷酮:ε-己内酯:2-氨基吡啶=1:0.5:0.5:2:1:0.4:0.1:0.1:0.2:0.5:0.5:1:1:0.1:0.5:2: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4’-亚甲基双(2-氯苯胺)的浓度为1μg/mL、对茴香胺的浓度为0.5μg/mL、L-酪氨酸甲酯的浓度为0.5μg/mL、3-氯苯胺的浓度为2μg/mL、2,4-二甲基喹啉的浓度为1μg/mL、磺胺吡啶的浓度为0.4μg/mL、阿特拉津的浓度为0.1μg/mL、磺胺多辛的浓度为0.1μg/mL、DL-亮氨酸的浓度为0.2μg/mL、N-苯甲酰基-L-酪氨酸乙酯的浓度为0.5μg/mL、6-苯基-2-硫脲嘧啶的浓度为0.5μg/mL、N-(邻甲苯酰)甘氨酸的浓度为1μg/mL、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的浓度为1μg/mL、甘草次酸的浓度为0.1μg/mL、黄烷酮的浓度为0.5μg/mL、ε-己内酯的浓度为2μg/mL、2-氨基吡啶的浓度为0.2μg/mL。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检测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采集的数据总离子流色谱图重叠情况判断仪器波动情况,色谱图重叠较好说明仪器稳定,重叠不好则通过重叠情况判断仪器状态,保留时间重叠不上柱压或柱温不稳定,响应重叠不上说明色谱柱堵塞或质谱污染。
8.如权利要求1、2、5、6中任一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检测通用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组学检测包括氨基酸及其代谢物酸检测、核酸检测、苯及其衍生物检测、杂环化合物检测、胺类检测、黄酮类物质检测、萜类化合物检测、醇类检测、内酯检测、吡啶及其衍生物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迈维代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迈维代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3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