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银变色的中间体、组合物、防变色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9556.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前军;代林涛;蒋朝金;李环;李贵;谭霖;谢兆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12 | 分类号: | C23C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2303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变色 中间体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银变色的中间体、组合物、防变色银及制备方法,所述中间体为重量比为10‑13:1.5‑3:7‑10的正硅酸乙酯、硼酸和硝酸铋在有机溶剂中的混合溶液;所述组合物为玻璃体,包括重量比为30‑35:10‑15:50‑55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和三氧化二铋;还包括防变色银的合成步骤:(1)将硼酸和正硅酸乙酯有机溶液混合,得到溶液A;(2)将溶液A和硝酸铋混合,得到防止银变色的中间体;(3)将银浸泡于防止银变色的中间体中后取出,银表面形成中间体层;(4)对中间体层进行热处理,先加热后降温,得到防变色银。本发明能延长防变色银的不变色时间,同时使防变色银有更强的耐腐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薄膜和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止银变色的中间体、组合物、防变色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是一种使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材料,银的使用最早是从制作首饰开始,在货币、餐具、工艺品和装饰品等的制造上广泛使用。银及其合金在大气环境中使用时,由于大气中含有的污染性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化氢和臭氧等,会在银的表面形成电解液引起大气腐蚀,使银的表面产生暗色的附着膜,具体表现为银发生变色,影响银饰品的美观和使用。
目前常见的关于银的抗变色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合金化,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成熟的商品化银合金产品面世;另一类是表面处理。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化学钝化、电解钝化、电镀贵金属、涂覆保护剂等。化学钝化法易造成Cr6+污染;电解钝化法除会产生Cr6+污染外,还需要考虑设置与通电相关的设备及工艺问题;电镀贵金属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涂覆保护剂生成的保护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照、水汽及空气的共同作用,会逐渐降解失效,失去保护作用。
文献CN104593795A公开了一种银器光亮保持剂,是按照重量分数由以下物质复配而成:次亚磷酸钠或亚磷酸钠5~1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5份,去离子水1~3份;吐温201~2份,磷酸二氢钾1~3份,磷酸二氢钠1~3份,碳酸钠3~5份,甲基丙并三氮唑1~3份,2-巯基苯并噻二唑1~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和硬脂酸钠0.5~1份。此光亮剂操作方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有效防止银件表面变色现象,具有一定的保护性能。但是此光亮剂形成的保护层在光照、水汽及空气的共同作用下会逐渐失效,失去保护作用。
文献CN106282984A公开了一种防银変色剤,是按照重量分数由以下物质复配而成:采用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基硫醇4.2-5.4份、N-磺胺噻唑硫代乙醇酸0.51-0.64份、苯并三氮唑1.5-1.8份、吗啉0.2-0.4份、润湿剂3.6-4.2份、紫外线吸收剂0.36-0.51份和乙二醇48-57份,涂覆于银件表面。此种成分的防银变色剂能在银表面形成良好的防护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有效防止纯银和镀银工件或制品表面变色现象,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但此防银变色剂形成的保护膜,在光照、水汽及空气的共同作用下依然会发生老化降解行为,失去对银件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银变色的中间体、组合物、防变色银及制备方法,能延长防变色银的不变色时间,同时使防变色银有更强的耐腐蚀效果。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所述中间体为正硅酸乙酯、硼酸和硝酸铋在有机溶剂中的混合溶液,所述正硅酸乙酯、硼酸和硝酸铋的重量比为10-13:1.5-3:7-10。
作为优选的,所述正硅酸乙酯、硼酸和硝酸铋的重量比为11:2:8。
所述组合物为玻璃体,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和三氧化二铋,所述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和三氧化二铋的重量比为30-35:10-15:50-55。
作为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和三氧化二铋的重量比为30:10:50。
所述氧化物(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和三氧化二铋)是由前驱体(正硅酸乙酯、硼酸和硝酸铋)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组合物并涂覆于银件表面后,经过热处理转化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9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