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9111.4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储修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县徽味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7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进气口 连通 烘箱 出气口 热风炉 茶叶烘干机 分流腔 汇流腔 风机 余热回收装置 出气口处 热风管 管壳 茶叶加工 热效率 导热管 内侧壁 侧壁 能耗 | ||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机,包括烘箱和热风炉,烘箱和热风炉经导热管连通,热风炉内设有第一风机,烘箱顶部设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通过热风管连通热风炉,热交换器包括管壳和U形管,U形管位于管壳内,热交换器底部设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烘箱连通,热交换器顶部设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处安装第二风机,热交换器侧壁设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处安装第三风机,第二出气口与热风管连通,热交换器内侧壁相对应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处设分流腔和汇流腔,第二进气口连通分流腔,第二出气口连通汇流腔,U形管两端分别连通分流腔和汇流腔。本发明的茶叶烘干机有热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干燥主要有金属传导干燥、热风干燥、红外干燥以及微波干燥等几种方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是以空气导热为主,传热快,叶温上升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较为缓和。干燥过程中,热风是传热和传质的主要媒介,茶叶中的水分随着流动的热风一起被排出烘干设备,使茶叶达到干燥的目的,茶叶的干燥设备为茶叶烘干机。茶叶烘干机中,余热资源能占到干燥总能耗的35%-50%,这些余热在加工过程中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大地浪费了能源。因此,回收利用茶叶干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余热对于提升茶叶烘干机的热效率、降低制茶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告号为CN20171839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的余热交换室,包括有箱体,箱体内设有开设透风孔的过滤板,箱体右侧设有朝向过滤板的风机,箱体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下方设余热收集口,余热收集口与热风炉连接,箱体下端面上开有水气出口。干燥茶叶后的含湿废气通过余热交换室内带孔过滤板除去了部分湿气后回到热风炉中,回收利用了余热。但是热交换后的空气湿度依然较大,直接回收到热风炉中用于干燥茶叶,对于茶叶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公告号为CN20191960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风式茶叶烘干机,利用气液分离器除去废气中的水分,回收干燥后的废气余热。但是对于茶叶烘干机的改动较大,安装不便,而且经过气液分离器后废气的温度低,利用价值不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机,该茶叶烘干机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茶叶烘干机,包括烘箱和热风炉,烘箱和热风炉之间通过导热管连通,热风炉内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烘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管壳式热交换器,管壳式热交换器通过热风管连通热风炉。
优选地,所述烘箱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入口处设有加料台,进料通道的中部设有匀叶轮。
优选地,所述烘箱的内壁涂覆有一层疏水材料。
优选地,所述烘箱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收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烘箱的底部设置有茶叶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烘箱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匀叶轮和烘箱内部传动系统运动。
优选地,所述管壳式热交换器包括管壳和U形管,U形管位于管壳内部,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烘箱的顶部连通,管壳式热交换器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三风机,第二出气口与热风管相连通,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内侧壁相对应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分流腔和汇流腔,第二进气口与分流腔连通,第二出气口和汇流腔连通,所述U形管的两端分别与分流腔和汇流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分流腔、U形管和汇流腔由薄铝板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县徽味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金寨县徽味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9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温度同步的茶叶取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六安瓜片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