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滑移变形的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工作状态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8959.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4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祥;许浒;齐欣;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兮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6 | 代理人: | 杨珍知 |
地址: | 61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滑移 变形 被动 柔性 防护 系统 工作 状态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滑移变形的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工作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支撑结构变形量Δ1;
(2)计算支撑绳滑移变形量Δ2s;
(3)计算网片冲顶变形量Δ3n;
(4)将支撑结构变形量Δ1、支撑绳滑移变形量Δ2s、网片冲顶变形量Δ3n进行线性叠加,得到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冲击变形s;
所述步骤(1)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Δ1=LAB′·cosα-(Hd-Hpsinβ)
其中,Hd为拉锚绳(4)锚固点沿Z轴方向至钢柱(1)基础的距离,Hp为支撑钢柱(1)的长度,L0为拉锚绳(4)的初始长度,Uh为拉锚绳(4)锚固点间距,钢柱(1)与XY平面的初始夹角为β,均由设计确定的,投影角α为辅助线LAB′与XZ面的夹角,根据三角函数关系确定,δ1为中间的拉锚绳(4)的消能器(5)极限伸长量,μ1和μ2分别为两侧拉锚绳(4)上的两个消能器的拉伸效率系数,根据足尺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统计确定,L1和L2为冲击结束后,两侧拉锚绳(4)的长度,分别为初始长度L0和两侧拉锚绳(4)上的消能器的伸长量之和,θ为变形后的拉锚绳长度方向L2与拉锚绳(4)锚固点间距Uh方向的夹角;
所述步骤(2)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Ld为钢柱(1)间距,ws为落石直径,fc为支撑绳(3)的初始下垂量,均为已知参数,μ3L,μ3R分别为支撑绳(3)左右两端消能器的拉伸效率系数,根据足尺试验统计确定,δ3L,δ3R分别为支撑绳左右两端消能器的实际极限拉伸长度;
所述步骤(3)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Ln0为网片(2)沿拦截高度方向的初始支撑宽度,绳索悬挂支撑时,近似等于Hp,当网片(2)为固定边界时取初始固边支撑宽度,也等于hR,ntotal为拦截高度上连续相连网环的个数,ndiagonal为顶头包裹面上的网环数量,hc为落石的底面接触深度;f为网片(2)初始悬垂量,近似等于15%Hp,以上参数均由设计确定,Ln为沿拦截高度方向网片(2)对径拉伸理论长度,Φ为冲击区沿拦截高度方向网片(2)拉伸发育系数,根据试验统计,网片(2)周边为固定边界时,取0.55,采用绳索悬挂时,取0.9;D为网环公称直径;hR为防护网在进行拦截后剩余的防护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9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