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气泡生成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8108.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隆;伍家忠;韩海水;李实;俞宏伟;姬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3/23 | 分类号: | B01F2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生成 装置 设备 | ||
1.一种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气泡生成机构,具有外壳体和穿设在所述外壳体内的芯管,所述外壳体的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过滤板,所述外壳体与所述芯管之间形成有环空;
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环空中并与所述芯管相连,所述芯管通过所述流量控制机构与所述环空相连通,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内设有封堵球,在注入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内的气体压力减小的状态下,所述封堵球能封堵所述流量控制机构;
压力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所述压力平衡机构具有压力平衡管及与所述压力平衡管相连的流体单向阀,所述外壳体外部的流体能通过所述流体单向阀和所述压力平衡管流入所述环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
球阀筒,其内设有流量调节孔板,所述球阀筒的上端设有第一凡尔座,所述第一凡尔座上能坐封有阀球;
液压管,其一端通过侧孔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凡尔座上,所述侧孔管上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侧孔管通过所述多个流通孔与所述环空相连通;
球阀三通,分别与所述球阀筒的下端、所述液压管的另一端和所述芯管相连;
其中,所述液压管的一端内能密封移动地设有主活塞体,所述液压管的另一端内能密封移动地设有副活塞体,所述主活塞体与所述副活塞体之间的所述液压管内填充有传压流体,所述液压管的另一端内还设有第二凡尔座,所述第二凡尔座上坐封有所述封堵球,所述封堵球朝向所述球阀三通设置,所述第二凡尔座位于所述副活塞体与所述球阀三通之间,所述副活塞体上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能穿设在所述第二凡尔座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的另一端内壁上可伸缩地连接有弹性支撑杆,所述封堵球能通过所述弹性支撑杆封堵在所述第二凡尔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包括相连接的主液压管和副液压管,所述主液压管与所述侧孔管相连,所述副液压管与所述球阀三通相连,所述副液压管上设有加液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体具有能密封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主液压管内的上部主活塞和位于所述侧孔管内的下部主活塞,所述下部主活塞的端面形成有能与所述阀球相配合的球面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液压管与所述侧孔管相连的一端连接有挡环,所述上部主活塞和所述下部主活塞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挡环内,所述上部主活塞的外径大于所述挡环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与所述芯管之间连接有气体单向阀,所述芯管内的气体能通过所述气体单向阀流入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单向阀上连接有过滤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的上端密封连接有上接头,所述芯管的下端密封连接有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外壳体的上端面密封设置,所述下接头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面密封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的结构相同,二者均包括连接块及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能密封连接在所述芯管的端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壳体的上端面或所述外壳体的下端面密封设置,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锥形孔,所述插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芯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锥形孔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由钛纳米颗粒制成,所述过滤板的孔隙的平均直径为2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1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