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8082.X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俏彪;毛可红;吴志俭;潘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瑞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A01G18/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区格化 栽培 容器 二次 方法 | ||
1.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培养料准备:准备体积较大的菌袋或其他容器,将培养料放入菌袋或其他容器中,将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
二、接种与培菌:将食用菌菌种植入菌袋或其它容器内,在适合的温度下菌丝开始扩展延伸;
三、无菌粉碎:当在食用菌菌丝布满整个容器但未转色之前,在无菌的环境下拆开菌袋或其它容器,将培养料和菌丝体的混合物进行粉碎;
四、二次装料:准备大量设有阵列分布的区格化容器,将无菌粉碎后的菌丝和培养料混合物投入区格化容器中并压实;
五、二次培菌管理:对区格化容器表面覆盖透气且保湿的材料,也可以覆盖塑料膜,覆盖完毕后将区格化容器放入培养室中培养,并及时用直径3-6毫米的铁钉或钢钉进行人工或机械进行打孔增氧,每区格铁钉或钢钉插入长度不超过区格容器深度,拨出后造成覆盖物表面有数个孔洞,此举有利于菌丝的发生,此培养过程直至菌丝生理成熟;
六、出菇管理:当菌丝生理成熟后形成菌块,菌块表皮全部或部分转成褐色时进行6℃以上温差或震动刺激促进菇蕾形成;
七、收获:待到菇蕾长大到即将开伞前,进行人工采摘或机械平面切割;
八、转潮管理:采收结束后,去除菌脚及杂质,先干后湿,菌块含水量增持至40-55%,人为造成一定的干湿交替,休息养菌7-20天,即可进行下一潮出菇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培养料成分为木屑74-79份、麸皮20-25份、石膏粉1份,加上与干料等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区格化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上间隔设置有用于装培养料的格子(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主体(1)的四周设有用于悬挂的悬挂孔(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主体(1)的上平面设有用于换气散热的通孔(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格子(2)的底部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格子(2)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透气孔(6)闭塞的凸起颗粒(3),所述格子(2)内侧和外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加强筋(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主体(1)的四周边缘设有向下凹陷的密封平台(7),所述容器主体(1)两端内侧设有固定突起(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平台(7)上方设有与密封平台相配合的回形板(9),所述回形板(9)四周设有与悬挂孔(4)连通的悬挂孔二(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回形板(9)四周外端中部设有一对的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相对应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2),所述活动轴(12)外侧活动连接有能与固定突起(8)配合固定的U形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瑞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市瑞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0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砷酸浸出液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微气泡生成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