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权限的跨链通证交换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7211.3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邓琦;任拴平;沈仕侃;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幼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Q4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011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权限 跨链通证 交换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权限的跨链通证交换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第一链更新第一通证的状态标志;第一链向第二链提出交换申请;第二链主动锁定第二通证;第一链将第一通证允许交换的信息打包发送给第二链;第二链校验打包信息并生成第二链上第一通证的信息,生成第三通证;待第三通证生成并将其状态设定为跨链交换状态,第二链将第二通证的信息打包发送给第一链,第一链生成第四通证;第一链和第二链分别更新第四通证和第三通证的状态为正常。本发明跨链通证交换不用借助第三方,也不用借助侧链或者其它方式。在保证授权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完美完成了跨链数据通证转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权限的跨链通证交换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区块链生态早已脱离单链信息孤岛的模式,形成了多经济体多链的一个生态环境。不断地有新的链诞生,链与链之间的交换成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前,跨链交换的做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但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简述如下:
1、公证人模式(Notary Schemes):在公证人模式中,使用受信任的一个或者一组团体向链X声明链Y上发生了某事件,或者确定该声明是正确的。这些团体既可以自动地监听和响应事件,也可以在被请求的时候进行监听和响应事件。公证人模式在许可分账领域受到很多关注,因为其既可以提供灵活共识的主要竞争者,也无需进行昂贵的工作证明或关于利益机制的复杂证明。但是公证人模式缺点也很明显,公证人模式需要多处公证人的证实,公证人是第三方、特权机构,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中信任环节中最弱的那一环。
2、侧链(Sidechains)/中继(Relays):如果一个链B能拥有另外一个链A的所有功能,则称链B为链A的侧链,链A为链B的主链。其中主链A并不知道侧链B的存在,侧链B知道有主链A的存在。假设区块链拥有区块Header和Body,Header中拥有Merkle等证明信息,可以将链A的区块链头,写入链B的块中,链B使用和链A一样的共识验证方法,比如PoW验证难度和长度,PBFT验证投票等。等待链A的区块头序列之后,链B就可以通过Merkle分支的证明信息来证明链A的数据和操作。链A、B不能直接验证对方块的状态,因为这样会形成循环,但相互只包含轻节点是可行的,这个区块链验证的逻辑可以由链协议本身或应用合约实现。核心代码需要在使用中继/侧链模式的两条链上同时存在,但同时需要两条链上的通证或物是可以无限量发行的,这样才可以保证验证过程没有错误,从而来达到资产转移操作。
3、哈希锁定(Hash-locking):哈希锁定模式的设计是希望链A与链B之间尽可能少的了解彼此,并作为消除公证人信任的手段。哈希锁定起源于比特币闪电网络,闪电网络本身是一种小额的快速支付的手段,后来它的关键技术哈希时间锁合约被应用到跨链技术上来。虽然哈希锁定实现了跨链资产的交换,但是没有实现跨链资产的转移,更不能实现这种跨链合约,所以它的应用场景是相对比较受限的。
综上所述,跨链交换尚无明确的、统一的交换标准。而且,可以看出以上各种跨链方法都是针对无藏品属性的通证,尚无针对藏品属性通证的跨链交换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权限的跨链通证交换方法,所述通证的基础权限包含公共数据和授权数据,所述通证数据的状态标识,包含正常、交换中、禁用三种状态,默认为正常状态,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链锁定第一通证的状态,更新第一通证的状态标志,所述第一通证为第一链的待交换通证;
第一链向第二链发送申请信息,提出交换申请;
第二链收到交换申请后,进行交换申请确认,交换申请确认通过后,第二链主动锁定第二通证,并向第一链通知所述第二通证已锁定,所述第二通证为第二链的待交换通证;
当第一链收到第二通证的锁定信息之后,更新第一链上的第一通证的状态为禁用状态,并将第一通证允许交换的信息打包发送给第二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幼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幼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7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