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及调水储能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25916.1 | 申请日: | 2018-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宇;刘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水沃新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储能 流域 储能 河湖 水资源供需矛盾 电力供需矛盾 水资源配置 水力发电 水资源 电站 并网调控 储能系统 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区域规模 系统实施 相应节点 有效解决 整体配置 大循环 多层级 构建 水力 水道 电网 宏观 开发 建设 | ||
1.一种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包括:
一种水道,由涉及不同流域的河流、水库、湖泊、梯级水库、分水凹水库群、隧洞及明渠、电站、梯级电站、调水储能电站等组成;以及
一种河湖扩展,由若干水道纵向串联或横向延伸组成;以及
一种河湖循环,由一系列水道纵向串联组成,其路由在纵向形成闭合,以及
一种河湖大循环,由横跨大小流域、纵连主要河湖的一系列水道组成,其路由周而复始;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具有各种不同的水道、河湖扩展、河湖循环,相应存在各种不同层次级别的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包括:
其一、两个或多个相邻流域在较短距离内连通,形成相对独立的水道,构成水道调水储能系统;
其二、一个或几个相邻水道和相关河湖连通,形成较小范围的纵向路由闭合的河湖小循环,构成河湖小循环调水储能系统;
其三、一系列水道纵向串联或横向延伸,形成一定范围的路由未闭合的河湖扩展,构成河湖扩展调水储能系统;
其四、一系列水道纵向串联并与相关河湖连通,形成大范围的纵向路由闭合的河湖循环,构成河湖循环调水储能系统;
其五、一系列水道串联、跨越多个大流域,尤其是纵横东西部、连通大江大河,形成长距离、大范围的纵向路由闭合的河湖大循环,构成河湖大循环调水储能系统。
2.权利要求1所述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道,可以单独存在但作用有限,其纳入河湖扩展则功效明显;以及
所述河湖扩展,需要协调布局,其融入河湖循环则功能强大;以及
所述河湖循环尤其是河湖大循环,需要统筹兼顾,其形成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水资源和水能得以循环利用;
基于所述水道、河湖扩展、河湖循环、河湖大循环,对河湖进行调控、进行跨流域水资源配置。
3.权利要求1、2所述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于水资源的不平衡性、不确定性,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
水资源调出流域,包括长江以南河流水系、调节水资源的水库、湖泊,
水资源调入流域,包括北方及内陆诸河水系、调节水资源的水库、湖泊。
4.权利要求1至3所述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道,包括:
位于所述水道相邻流域分水凹一带的水库群,
位于所述水道有关河流或其河段上的梯级水库,
连通所述水库群、梯级水库的隧洞及明渠;
其中,包括,
已建水库、梯级水库等;
已建水库改造工程;
新建调水工程,包括
新建水库群、
新建梯级水库、以及
新建隧洞及明渠等水利工程。
5.权利要求1至4所述跨流域调水储能系统、所述水道和新建调水工程,其特征在于:
在一条河流或其河段中新建的梯级水库,原则上不超过7个;
新建大坝原则上采用中低坝,即坝高应控制在选址地形断面图最低点以上50米左右或建基面以上70米内;
在分水凹一带新建的水库群,当相邻多个水库水头差很小时以隧洞简单连通后作为一个水库调度;
新建隧洞长度一般小于5公里,原则上不超过15公里;
新建明渠尽量结合地形,包括,通过扩建较小河道以满足流量要求,注意利用天然洼地甚至湖泊,尽量减少开挖工程量,尽可能打造为自然型河流;
不建倒虹吸、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水沃新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水沃新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59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道路除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港防波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