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24838.3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冰;陈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码机器人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16;B25J11/00;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唐敏珊 |
| 地址: | 新加坡裕廊创新区***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系统 质量检测 检测 建筑表面 原始数据 上传 原始检测数据 检测结果 量化检测 全面检测 实时保存 实时记录 可视化 省力 省时 覆盖率 参考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即可以自动对建筑完成质量的检测,同时生成一个可视化报告,省时省力,极大地节约了检测成本;实现对建筑表面问题的全面检测,保证对建筑的100%覆盖率;实现对建筑表面问题的量化检测,对建筑本身的检测遵循一样的标准,实现了检测的统一性;实时记录并上传原始检测数据,可将检测原始数据实时保存并上传,为检测结果可能导致的争议提供原始数据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质量自动化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在项目交付之前,一般需要对建筑质量进行综合检测评估,特别是针对墙壁裂缝、不平整度以及空鼓等瑕疵的检测。而全球建筑市场中,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对建筑质量往往有不同的检测标准和评估方法。
现有建筑质量检测手段主要包括人工取样后在检测站利用专业仪器进行分析,使用角尺、水平尺和验房棒等简单工具现场取样检测等。而平整度、墙壁裂缝等建筑质量无法取样到检测站进行分析,必须现场检测,因而建筑质量检测为劳动力密集型、重复性工作,且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人工现场取样检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主观差异性:对平整度、颜色一致性等建筑质量问题,每一个检测师都会有自己的主观认知和评价,检测结果不可避免带有主观差异性。(2)缺乏量化数据:现有检测手段和工具大多只能定性给出检测结果,无法给出建筑质量量化数据,更无法将建筑缺陷与空间位置信息对应和关联。(3)工具过于简陋:缺乏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从而使得复现检测过程和结果基本上成为不可能。(4)无法全面检测:全面检测需要巨大的人力花费,目前行业内只能实现取样检测,所以空鼓等缺陷很大可能在检测过程中被漏掉。
建筑质量对于建筑防水、防潮、保温和防火等至关重要。现有建筑质量检测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人工建筑质量取样检测缺乏量化数据、工具过于简陋和无法全面检测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其中,适用于住宅/商业建筑中的表面完工质量检测,包括:
用于支撑和带动整个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实现自主移动的移动平台;
用于为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的移动实现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用于对建筑质量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用于控制整个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所述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均与控制结构连接,控制结构控制移动平台实现移动:在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实现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定位装置实时将周围环境的信息和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本身的定位信息反馈至控制结构,控制结构控制移动平台按任务要求实现移动;检测装置收集各项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对检测信息处理后,得到检测结果。
所述的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其中,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底部的移动轮,在底板上设置有行走动力装置,所述行走动力装置与控制结构连接,行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移动轮连接,从而驱动移动轮实现建筑质量检测机器人系统在平面内移动和转向,所述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均设置在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码机器人私人有限公司,未经飞码机器人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4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