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倾斜煤层群防灭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4664.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樊运策;刘鹏亮;黄志增;徐刚;薛吉胜;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17/00;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煤层 灭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倾斜煤层群防灭火方法,该方法在急倾斜煤层群的上部火区和下部煤层之间构筑防火安全隔离带,其中构筑防火安全隔离带包括:在地表开挖明沟至防火安全隔离带构筑位置;在所述明沟底部两侧沿所述急倾斜煤层群的各煤层走向分别掘进通道;在所述通道底部构筑钢筋混凝土基底、在基底上方填充充填体至与通道等高;在所述明沟内继续沿各煤层走向按上行式掘进通道,并在通道内填充充填体,至充填体垂直高度达到预定高度,完成防火安全隔离带的构筑;在各煤层防火安全隔离带构筑完成后,将所述明沟用充填体填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倾斜煤层群防灭火方法,防灭火效果好、投资小且对环境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田防火灭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倾斜煤层群防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煤田大火吞噬了珍贵的煤炭资源,也给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威胁。煤田火区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只有通过科学有序治理,才能把煤田灭火工程、煤矿灭火工程变成一个生态恢复的工程、生态建设的工程。目前,对煤田灭火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黄土覆盖、剥挖火源和黄泥灌浆。(1)黄土覆盖:利用黄土充填覆盖火区地表裂缝、塌陷坑,使火区达到封闭状态,从而断绝火区通风供氧通道,使火区窒息熄灭;其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后火区外观形象好,对火区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缺点是由于火源没有彻底消除,火区熄灭要经过相当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当火区面积较大、火区地形高差变化较大时,会因不能够做到完全覆盖导致灭火效果较差。(2)剥挖火源:自上而下分台阶剥离,超前注水,直至挖除火源;其优点是灭火效果彻底,缺点是施工工艺复杂,灵活性较差,前期投资大,该方法适用于火源埋藏较浅、发展速度较慢的火区。(3)黄泥灌浆:通过地表钻孔或裂隙向火区深部灌注黄泥浆或其它惰性材料,降低燃体温度,阻止煤炭进一步氧化燃烧;其优点是不受火区面积大小、火源深度等条件限制,施工灵活,效果较好,但其缺点是灌入火区的浆液流向无法控制,浆液不一定按设想到达着火体,因此灌浆量不好控制,针对性不强。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防灭火效果好、投资小、对环境影响小的煤田火区灭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灭火效果好、投资小且对环境影响小的急倾斜煤层群防灭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倾斜煤层群防灭火方法,该方法是在急倾斜煤层群的上部火区和下部煤层之间构筑防火安全隔离带,其中构筑防火安全隔离带包括如下步骤:
在地表开挖明沟至防火安全隔离带构筑位置;
在所述明沟底部两侧沿所述急倾斜煤层群的各煤层走向分别掘进通道;
在所述通道底部构筑钢筋混凝土基底、在基底上方填充充填体至与通道等高;
在所述明沟内继续沿各煤层走向按上行式掘进通道,并在通道内填充充填体,至充填体垂直高度达到预定高度,完成防火安全隔离带的构筑;
在各煤层防火安全隔离带构筑完成后,将所述明沟用充填体填充。
进一步地,所述明沟设置在需构筑防火安全隔离带的急倾斜煤层群的煤层走向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明沟由两个侧帮、背帮和运输斜坡构成,两个侧帮垂直煤层走向,背帮与运输斜坡平行于煤层走向。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每侧长500-1000m。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底包括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钢筋与顶板和底板通过锚杆连接,所述钢筋间浇灌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底的厚度为300-500mm。
进一步地,所述充填体为矸石和粉煤灰废弃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4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