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氮去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3732.1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1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霞 |
地址: | 201609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氮去除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次氯酸钠0~50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50份,2‑巯基‑2‑甲基‑1‑戊醇0~10份,3‑巯基‑丁酸乙酯0~10份,水0~90份。本发明通过2‑巯基‑2‑甲基‑1‑戊醇以及3‑巯基‑丁酸乙酯的钝化保护作用下,利用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有效抑制非硝化菌的繁殖生长,在5~28天内使得硝化菌迅速繁殖,增加去除效率,大大提高氨氮去除效果,成本低,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氮去除剂。
背景技术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水体中适量的氮是合成藻类等微生物的基本元素,是形成水生生态环境重要的物质条件,也是水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但目前一些水体中氮的总量已超过水体容量,过量的氮元素导致水体藻类等生物异常增殖,引起水质恶化。除此之外,氨氮的污染给饮用水安全也带来威胁,对鱼类等水体动物带来危害,造成富营养化,使湖泊生态系统恶性循环。近年来,随着各类氨氮引起的水体污染事件大量出现,氨氮污染的严重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也对水体中氨氮排量制订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氨氮去除剂是污水处理中专门用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药剂总称。目前氨氮去除剂主要有两类,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药剂。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例如折点加氯法,通过加入大量的氯和胺反应降低铵态氮的含量;通过投加微生物药剂,使经过驯化后的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氨氮。目前国内制水工艺中大部分的做法是投加氯气氧化去除氨氮,当原水中氨氮特别是NH3含量过高时,为了达到出水余氯和表面上除氨氮的效果,就需要投加过量的氯气,正常情况下通常氯气的投加量为1~2mg/L,当有NH3存在时,比如氨氮含量为2mg/L时,则需要额外投加氯气14~20mg/L。这样不仅造成大量氯气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投加的大量氯气和原水中的腐殖质反应,产生的挥发性三卤甲烷是致癌物质,而目前自来水厂尚无去除三卤甲烷的有效方法。另外,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时水体呈碱性,会导致絮凝剂失效,无法正常产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氨氮去除剂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氨氮去除剂,除氨氮效果好、周期短、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氮去除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次氯酸钠0.1-50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50份,2-巯基-2-甲基-1-戊醇0-10份,3-巯基-丁酸乙酯0-10份,水0-90份。
本发明所述的氨氮去除剂中的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在2-巯基-2-甲基-1-戊醇以及3-巯基-丁酸乙酯的钝化保护作用下,有效抑制非硝化菌,但不影响硝化菌的繁殖生长,从而在5~28天内使得硝化菌迅速繁殖,增加去除效率,大大提高氨氮去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氨氮去除剂的投放量为10~100ppm,即可用于污水处理。
进一步的,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巯基-2-甲基-1-戊醇、3-巯基-丁酸乙酯、水,在100r/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20分钟,得到所述氨氮去除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2-巯基-2-甲基-1-戊醇以及3-巯基-丁酸乙酯的钝化保护作用下,利用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有效抑制非硝化菌的繁殖生长,在5~28天内使得硝化菌迅速繁殖,增加去除效率,大大提高氨氮去除效果,成本低,适用于各类含氨氮废水,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3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框机用污泥脱水方法
- 下一篇:触控装置的省电扫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