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芍药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2826.7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0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天皞;董凯;王起运;姚咏明;张桂萍;李静远;于洋;王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K31/7034;A61P29/00;A61P37/04;A61P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孟旭;王为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脓毒症 芍药苷 类化合物 高迁移率族蛋白 调节性T细胞 芍药内酯苷 氧化芍药苷 表达水平 炎症因子 医药领域 转录因子 组织因子 叉状头 脓毒症 细胞毒 新用途 抗原 制备 释放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芍药苷类化合物抑制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治疗脓毒症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通过降低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降低组织因子(TF)的释放,降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叉状头转录因子P3(Foxp3)的表达水平,从而治疗脓毒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芍药苷类化合物的新治疗用途。
技术背景:
脓毒症是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病情凶险、致死率高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年以来,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血管升压药物等均用于脓毒症传统治疗,但尚未有足够的针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特异性药物投入临床实践。如何及时纠正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尽早恢复机体促炎-抗炎动态平衡,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成为了脓毒症治疗药物研发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血必净注射液是依据“三证三法”的辨证原则,在“菌毒炎并治”的理论指导下,以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载“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一种静脉注射液,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五味药材经提取、精制、干燥、调配等现代工艺制备而成,适用于脓毒症/因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配合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脏器功能受损期。相关专利有:1.中国专利03104977.X公开了“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即血必净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药效学证明其具有拮抗内毒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脓毒症。2.中国专利201611232221.7公开了“一种多组分注射液”,其成分源于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五味药材,研究证实其对脓毒症细胞模型及脓毒症小鼠模型均存在治疗作用。
芍药苷(Paeoniflorin,PF)、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AL)和氧化芍药苷(Oxypaeoniflora)为常用中药赤芍和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药理作用多样,具有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抗神经毒性等活性,体内实验证明其有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惊厥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芍药内酯苷与芍药苷化学结构相似,是芍药苷的同分异构体,其含量较芍药苷低,芍药内酯苷可作用于免疫系统中脾脏、胸腺和血液系统中造血细胞因子,具有明确的补血作用,同时还可作用于神经系统中HPA轴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氧化芍药苷含量相对较小,其药理作用研究鲜有报导。芍药总苷有止痛、抗感染、抗氧化和抗癌等作用,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同时,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是血必净注射液中的主要组分,因而,进一步考察其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词语对照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