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外观纹理的激光蚀刻混合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2784.7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许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极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6 | 分类号: | B05D5/06;B05D3/12;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纹理 模具 镭射 混合加工 激光蚀刻 感光胶 喷涂 加工 蚀刻 环保节能 技术效果 喷砂处理 对位 多层 分层 清洗 图案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模具外观纹理的激光蚀刻混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在模具的外表面上喷涂感光胶,感光胶的用量在50‑80mL;S2:在模具的喷涂处镭射一层纹理,镭射时间为1h‑2h;S3:对模具上镭射后的纹理进行蚀刻;S4:根据总纹理的层次依次分层重复S2、S3的步骤,直至完成整个图案;S5:对模板进行清洗;S6:对模板上的纹理进行喷砂处理。本发明缩短了模具纹理的加工时间,降低了纹理的加工成本,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处理多层纹理的对位加工问题,同时还具有环保节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外观纹理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模具外观纹理的激光蚀刻混合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作工艺多采用菲林曝光,在每一次菲林曝光前需要人工精确对位上一层图案,且每层图案之间的位置公差精度为±0.03mm,精度较差;且每一次的人工菲林对位都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定位不准确造成返工,从而导致成本居高不下。除此之外,这种方式每层花纹都需要喷涂感光胶,使得产生的工艺废水较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模具外观纹理的激光蚀刻混合加工工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模具加工中多层纹理之间能够精准对位,且不限纹理层次数,高效并节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模具外观纹理的激光蚀刻混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在模具的外表面上喷涂感光胶,感光胶的用量在50-80mL;
S2:在模具的喷涂处镭射一层纹理,镭射时间为1h-2h;
S3:对模具上镭射后的纹理进行蚀刻;
S4:根据总纹理的层次依次分层重复S2、S3的步骤,直至完成整个图案;
S5:对模板进行清洗;
S6:对模板上的纹理进行喷砂处理。
所述镭射时间控制为1.5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制作工艺多采用菲林曝光,而菲林曝光前需要人工对位上一层的图案,人工对准的位置精度只能到± 0.03mm,而本发明的激光镭射对位精度能达到±0.005mm,有效提高了对位精度,且由于人工对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导致加工需要6-7天的时间,而利用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仅需要2-3天,有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总之,本发明对加工时间、人力成本、加工精度都进行了有效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模具外观纹理的激光蚀刻混合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S1:在模具的外表面上喷涂感光胶,感光胶的用量在50-80mL;
S2:在模具的喷涂处镭射一层纹理,镭射时间为1h-2h;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镭射时间控制为1.5h。
S3:对模具上镭射后的纹理进行蚀刻;
S4:根据总纹理的层次依次分层重复S2、S3的步骤,直至完成整个图案;
S5:对模板进行清洗;
S6:对模板上的纹理进行喷砂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极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极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表面涂层处理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颜色渐变产品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