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22477.9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桥;梅文朝;王坤;陈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5/93 | 分类号: | G01S15/93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信息 波束 声呐 障碍 区域 提取 方法 | ||
1.一种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通过声呐系统采集数据,解析所采集的声呐数据,提取连续的声呐图像序列;
(2)对每一帧图像采用Otsu方法计算出各自的全局阈值,改进Sigmiod函数,将图像归一化得到概率分布图;
(3)对归一化后的声呐概率分布图,使用Logit函数变换后的贝叶斯推理公式,按照递推公式计算出每一帧的后验概率;
(4)根据最后一帧的后验概率分布图,获得障碍区域分布图;
(5)对障碍区域分布图使用形态学操作,消除图像中的空洞并处理断点,提取紧致的障碍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声呐系统采用的声呐设备为多波束前视声呐,声呐工作频率为900Hz,视角130°,最大范围100m,理想范围2-60m,波束宽度1×20°,波束数768,波束间距0.18°,分辨率2.54cm,更新率最大20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波束前视声呐探头沿水平面向下倾斜20度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对每一帧图像采用Otsu方法计算出各自的全局阈值的实现方式如下,
假设图像中灰度级低于t的像素点构成C0类,即灰度级为[0,t]的像素点归为C0类,灰度级为[t+1,L-1]的像素点为C1类;若P0(t),P1(t)分别表示C0类和C1类出现的概率;u0(t),u1(t)表示C0类和C1类的平均灰度级,则有:
则图像的类间方差可表示为:
δb(t)=P0(t)u02(t)+P1(t)u12(t)
当类间方差达到最大时该灰度级为最优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融合改进的Sigmiod函数,将图像归一化,归一化公式如下:
其中:p(zt)为第t帧的测量深度值zt映射得到概率,ThOtsu为应用Otsu算法所计算出来的阈值,k为横向伸缩尺度,α为纵向伸缩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最后一帧的后验概率分布图从[0,1]映射到灰度空间{0,255},使用如下公式二值化计算每一点的灰度值:
其中I(x,y)为(x,y)点的灰度值,取值0或255,0表示可通行区域,255表示障碍区域,p(m|z1:L)为最后一帧后验概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帧信息的多波束前视声呐障碍区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障碍区域分布图进行形态学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对生成的障碍区域分布图采用闭操作,消除图像中狭窄的间断、填补空洞和断点,定义如下:
使用3×3大小的像素值为255结构元素B对生成的灰度图像A(即障碍区域分布图)进行膨胀操作,然后用B对结果进行腐蚀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4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