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19731.X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0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松熊利治;星野孝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18;B66B3/02;B66B5/28;B66B1/06;B66B1/34;B66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季向冈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其利用简单的结构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减轻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能够防止井道内发生设备的破损,同时在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时,能够安全地对行驶于停站层间隔比通常情况长的区间内的轿厢进行引导。在基于预先准备的各楼层的位置信息,判断为轿厢行驶于所谓的快行区间内的状态下,当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时,若轿厢的位置比到达与快行区间相邻的层站所需的轿厢的行驶时间为预定时间以内的位置近,则使轿厢行驶到该相邻的层站,若距离该相邻的层站较远,则使曳引机制动器动作以使轿厢紧急停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尤其涉及适用于电梯中的利用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时的电梯的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在2008年日本国土交通省第1536号通知和升降机技术标准解说的“升降机抗震设计、施工指南”分册中,针对在设置于电梯井道内的地震监测仪检测到地震时的电梯的动作(后文有时也称作“地震时管制运转”),有以下规定。
即,在轿厢行驶于通常的各楼层间的期间,当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例如检测到[低]设定的S波时,将轿厢停止在最近的楼层(最近层)。而在轿厢行驶于停站层的间隔比通常情况长的区间(下称“快行区间”)的期间,当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例如检测到[低]设定的S波时,在检测到S波时轿厢到达最近层所需的行驶时间比大致10秒短的情况下,使轿厢行驶至最近层,而在超过大致10秒的情况下,则进行紧急停止。
作为在上述行驶于快行区间内时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例如检测到[低]设定的S波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可到达最近层的方法之一,存在下述的在快行区间内增设遮挡板的方法。首先,将该遮挡板预先设置在到达最近层所需的行驶时间为10秒以内的位置处。在轿厢行驶于快行区间内的期间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例如检测到[低]设定的S波的情况下,在安装于轿厢上的位置检测装置正检测到该遮挡板时,判断为到达最近层所需的行驶时间为10秒以内,使轿厢行驶至最近层,而在未检测到该遮挡板时,判断为到达最近层所需的行驶时间超过10秒,使轿厢紧急停止。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出于防止长形物卡挂在电梯井道内的观点,为了削除用于检测电梯端站的机械式的安全开关,人们提出了一种使用调速器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来检测轿厢位置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在利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为了估计上述的轿厢在快行区间内到达最近层所需的行驶时间,与上述同样地,需要在井道内另行设置特定的遮挡板,并利用设置在轿厢上的位置检测装置检测该特定的遮挡板来进行判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再公表2011/148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像这样,若为了估计轿厢在快行区间内到达最近层所需的行驶时间而另行设置遮挡板,则结构会变得复杂故制造成本上升并且维护作业的负担加重,不仅如此,还存在井道内的设备卡挂在该特定的遮挡板上导致破损的可能。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点而完成,其提供一种电梯,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减轻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能够防止井道内发生设备的破损,同时在地震监测仪检测到规定的状态时,能够安全地对行驶于停站层间隔比通常情况长的区间内的轿厢进行引导。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9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