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落石拦挡系统多级配缓冲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9418.6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齐欣;赵雷;许浒;杜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兮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6 | 代理人: | 杨珍知 |
地址: | 61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板 滚轴 缓冲元件 固定盒子 可重复 侧板 块侧 挡板 连接件 销轴孔 开孔 落石 塑性变形材料 工作拉力 焊接固定 缓冲效果 紧密贴合 塑性变形 同一直线 左右两侧 开口销 穿入 宽带 适配 穿过 贯穿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落石拦挡系统多级配缓冲元件,包括缓冲元件固定盒子、滚轴和缓冲板;所述缓冲元件固定盒子包括左右两块侧板、挡板和连接件,其中,每块侧板上对应设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贯穿的开孔;所述挡板固定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所述连接件与左右侧的侧板焊接固定,构成缓冲元件固定盒子;所述滚轴两端分别穿入两块侧板上的开孔,所述滚轴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销轴孔,开口销插入所述销轴孔将滚轴定位;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为条形塑性变形材料带,所述缓冲板的宽带小于所述左右两块侧板的内侧间距,所述缓冲板穿过滚轴之间的间隙,使得任意两个相邻滚轴不在所述缓冲板的同一侧,所述缓冲板设置成具有与滚轴之间的间隙相互适配的厚度,使得所述缓冲板与滚轴紧密贴合,并且所述缓冲板在一定拉力的作用下能够在滚轴之间移动并发生塑性变形。本发明结构简单、缓冲效果显著、工作拉力平稳、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落石拦挡系统多级配缓冲元件。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高速铁路和公路大都依山或开山而建,需要进行落石、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护,为了达到足够的防护能级,现有拦挡落石产品的缓冲元件大多采用减压环等缓冲构件。对于现有的同型号减压环等缓冲元件启动力差别较大不可控,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拉力不平稳,并且发生永久性破坏,不可再次从复使用,无法满足现有拦挡落石产品缓冲构件的稳定的工作拉力和拉伸变形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拉力平稳,启动力可控,缓冲效果显著,多次重复使用的绿色缓冲元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落石拦挡系统多级配缓冲元件,包括缓冲元件固定盒子、滚轴和缓冲板;
所述缓冲元件固定盒子包括左右两块侧板、挡板和连接件,其中,每块侧板上对应设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贯穿的开孔;所述挡板固定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所述连接件与左右侧的侧板焊接固定,构成缓冲元件固定盒子;
所述滚轴两端分别穿入两块侧板上的开孔,所述滚轴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销轴孔,开口销插入所述销轴孔将滚轴固定;
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为条形塑性变形材料带,所述缓冲板的宽带小于所述左右两块侧板的内侧间距,所述缓冲板穿过滚轴之间的间隙,使得任意两个相邻滚轴不在所述缓冲板的同一侧;
通过更换不同内壁间距的缓冲元件固定盒子,使得所述左右两块侧板能够容纳根据落石拦挡系统的荷载级配而采用的不同宽度的缓冲板,所述更换不同内壁间距的缓冲元件固定盒子是指:拔除开口销并将所述滚轴从两块侧板上移除,将所述滚轴插入更换后的缓冲元件固定盒子的侧板上的开孔并用开口销插固定;
所述缓冲板设置成具有与滚轴之间的间隙相互适配的厚度,使得所述缓冲板与滚轴紧密贴合,并且所述缓冲板在一定拉力的作用下能够在滚轴之间移动并发生塑性变形。
进一步地,连接件的中心线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通过连接件与基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呈U形,所述U形的一条边较另一条边短,所述缓冲板的U形的短边和长边分别设有开孔,带有开孔的短边刚好伸出滚轴之间的间隙,所述缓冲板的短边和长边开孔分别通过卸扣与落石拦挡系统的受力部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的开孔有三个,呈三角形布置。
进一步地,连接件的开孔和缓冲板的短边和长边开孔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的短边或长边开孔与受力部件作用一定时间后,将与受力部件相连的开孔调换为所述缓冲板的长边或短边开孔,从而使得所述缓冲板重复拉伸。
进一步地,更换后的缓冲元件固定盒子与更换前的缓冲元件固定盒子的内壁间距不同。
进一步地,可通过拔除开口销的方式更换所述缓冲板,使得所述缓冲元件可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9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