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的吸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18941.7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超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市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吸附装置 吸附 活性炭 暖风机 排风机 出风 排出 释放 传送带结构 活性炭吸附 再生 气味吸附 净化 出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的吸附装置及方法。其中,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的吸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吸附装置,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放置于吸附装置中的传送带结构上,启动吸附装置中的暖风机和排风机,调节暖风机的出口的出风温度为45℃‑80℃,保持时间25min‑35min,利用吸附装置中的活性炭吸附结构吸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释放出的VOC和气味,利用排风机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调节暖风机的出风温度至80℃‑100℃,保持时间10min‑15min,使得活性炭释放出吸附的VOC和气味,实现活性炭的再生,通过排风机将活性炭释放出的VOC和气味排出。利用本发明中的吸附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吸附的同时实现了活性炭的再生,降低了吸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OC和气味的吸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的吸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隔热、隔音和阻尼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部件领域。由于受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工艺的影响,后期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分解)出VOC和异味,因此有必要对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除VOC和异味的工序,减少VOC和异味对汽车内部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现有技术中通常才采用活性炭对VOC和异味进行吸附,当活性炭吸附一定量的VOC和异味后会进入饱和状态,此时只能更换活性炭,会造成吸附成本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处理,实现活性炭的重复利用,降低吸附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的吸附装置及方法,快速完成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吸附以及实现活性炭的重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的吸附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结构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中设有第一暖风口和第二暖风口;
传送带结构,用于传送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所述传送带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传送带结构沿所述开口的方向布设且延伸出所述开口,所述传送带结构包括网带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网带循环转动的辊轴,所述网带包括上层网带单元和下层网带单元,所述第一暖风口对准于所述上层网带单元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暖风口位于所述上层网带单元和所述下层网带单元之间且对准于所述上层网带单元的下表面;
活性炭吸附结构,位于所述传送带结构的下方,所述活性炭吸附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过滤网和铺设于所述过滤网上的活性炭;
暖风机,所述暖风机的出口分别连通于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暖风口和所述第二暖风口;
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进口连通于所述出风口;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连通于所述排风机的出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连通于所述暖风机的进口;以及
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VOC浓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调节暖风机的出口的出风温度,加快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分解或释放出VOC和气味的速度,利用活性炭吸附结构中的活性炭实现对VOC和气味的的吸附,大幅降低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中VOC和气味的含量,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
2.利用活性炭完成VOC和气味吸附作业后,通过提高暖风机的出风温度,使得活性炭在高温作用下释放出吸附的VOC和气味,完成活性炭的再生处理,实现活性炭的重复利用。
3.利用热交换器实现了热量的回收循环利用,降低吸附成本;利用VOC 浓度检测装置实现对吸附装置中VOC浓度的实时监测。
4.结构简单,可快速实现对天然纤维复合材料VOC和气味的吸附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超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超峰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8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