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加热效率茶叶杀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8468.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县绿野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导热棒 茶叶杀青装置 导热 加热效率 壳体 茶叶加工设备 茶叶杀青 出口方向 滚筒内部 滚筒入口 加热装置 间隙连通 内部设置 倾斜方向 上下对称 旋转结构 加热棒 内倾斜 底座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加热效率茶叶杀青装置,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壳体、滚筒,滚筒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滚筒上设置有旋转结构,滚筒内部设置有导热棒,导热棒内部设置有导热空间,导热空间和壳体与滚筒之间的间隙连通,加热棒在滚筒内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滚筒入口或者出口方向,滚筒内上下对称的导热棒的端部之间相互连通;本发明对能量的利用效率高,并且能提高茶叶杀青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加热效率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防止烘干过程中变色。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现有技术中杀青机的能量利用效率低下,采用的主要解决方法,主要是将滚筒之间的热量通过风机导入到滚筒内,该方法传热期间会有很大的热量损失,能量利用效率低,而且直接将滚筒和壳体之间的气体导入滚筒内部,由于滚筒和壳体之间还有很多的灰尘等污染物质,还会对滚筒内的茶叶造成污染,影响制备出的茶叶的口感,或者在滚筒内再加入一个加热装置,能量浪费严重,而且会增加杀青设备的成本。
公开号为CN10650918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加热效率的杀青机,包括底座、壳体、滚筒、加热圈、出料箱、旋转机构、推进机构和冷却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推进机构包括螺杆、电热棒、轴承和推进电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鼓风室、鼓风机、旋风分离器和收集箱,该具有高加热效率的杀青机中,挤进方式采用了螺杆推进方式,加热方式采用了滚筒加热和螺杆加热的双重加热模式,可以对茶叶进行充分且均匀的加热,另外该杀青机还具有对杀青后茶叶冷却以及对杀青后茶叶筛选的功能,最后,该杀青机使用无叶风扇利用加热机构的余热来去除滚筒内的湿气。该发明采用加热棒和加热圈双重加热方式,能量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采用无叶风扇将壳体和滚筒内的气体导入滚筒,充分利用余热,气体在运输过程中就会有很大的浪费,甚至会降低滚筒内的温度,导致杀青效果差。
公开号为CN10837814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滚筒杀青机,该发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为空腔,所述空腔与供热管连通;所述滚筒内壁上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与空腔连通。该发明杀青效果好,单次杀青的茶叶量较多且杀青迅速,杀青时间短,节约能源且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该发明将空腔内的高温气体,通过供热管导入到滚筒内,能量在运输的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导致最后进入滚筒内的气体温度低,杀青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加热效率茶叶杀青装置,对能量的利用效率高,并且能提高茶叶杀青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加热效率茶叶杀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滚筒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滚筒内部设置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沿滚筒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热棒一端固定设置在滚筒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滚筒内部,所述导热棒内部设置有导热空间,所述壳体和滚筒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导热空间和所述壳体和滚筒之间的间隙连通;
所述导热棒在滚筒内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滚筒入口或者滚筒出口,所述滚筒内上半滚筒内的导热棒和所述滚筒内下半滚筒内的导热棒对称设置,并且相互对称的导热棒的端部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滚筒内壁上在滚筒入口和滚筒出口之间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纹,所述导流纹焊接设置在滚筒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机灶,所述机灶均匀间隔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机灶下方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机灶上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和加料口配合设置,所述密封门可转动地设置在机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县绿野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金寨县绿野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8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茶加工用压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处理量大的茶叶杀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