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二次验证电子票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6793.5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晨亮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7B15/00;G07B11/00;G06K9/6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云端 处理器 验证 通信模块 电子票据 验证终端 电子票务系统 存储模块 输出模块 图形识别 无线连接 下发模块 显示模块 扫描模块 输入模块 验票终端 验证模块 存储 票据 终端 输出 记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二次验证电子票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验证终端、云端处理器;所述移动终端为用户持有终端,所述验证终端为验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模块、显示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二次验证输出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处理器无线连接;所述验证终端包括扫描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二次验证输入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处理器无线连接;所述云端处理器包括票据下发模块、验证模块;所述云端处理器的下发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输出电子票据,所述移动终端将该电子票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该电子票据;所述二次验证输出模块用于记录验证图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票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二次验证电子票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手机的电子票务系统按照电子票载体方式有NFC和短信二维码两种。NFC方式需要手机具备NFC硬件支持,同时需要众多服务平台的支持,且不容易实现简单网络订票功能;短信、二维码、图片的电子票方式简便,但安全性低,无法防止电子票被拷贝复制,不适合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因此需要对验票时进行二次验证,以验证使用者的身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二次验证电子票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二次验证电子票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验证终端、云端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为用户持有终端,所述验证终端为验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模块、显示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二次验证输出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处理器无线连接;
所述验证终端包括扫描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二次验证输入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处理器无线连接;
所述云端处理器包括票据下发模块、验证模块;
所述云端处理器的下发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输出电子票据,所述移动终端将该电子票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该电子票据;
所述二次验证输出模块用于记录验证图形,所述二次验证输出模块将该验证图形向第一通信模块输出,第一通信模块将该验证图形向云端处理器输出,所述验证模块存储该电子票据信息以及该验证图形;
所述扫描模块用于扫描并验证电子票据,若验证成功,则开启二次验证;二次验证输入模块用于提供对比验证图形的输入,第二通信模块将对比验证图形向云端处理器输出;所述云端处理器的验证模块对比该电子票据对应的验证图形以及对比验证图形,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下发验证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云端处理器还包括图形下发模块,所述图形下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二次验证输出模块提供待挑选的验证图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二次验证输出模块收集用户手绘路径,并在用户确认后将手绘路径作为验证图形;所述二次验证输出模块支持至少三点路径输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云端处理器下发的电子票据后,启动二次验证输出模块;移动终端将验证图形整合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电子票据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扫描模块验证电子票据后提取其中的验证图形,并将该验证图形与二次验证输入模块获取的对比验证图形进行验证比对。
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二次验证电子票务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移动终端确认购票并向云端处理器提交电子票据获取请求;
S2:云端处理器向移动终端下发电子票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晨亮,未经何晨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6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