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6513.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福力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专用肥 制备 有机生物质 微量元素复合肥 农作物种植 元素添加剂 小麦生产 抗倒伏 无机氮 质量份 肥力 添加剂 应用 配方 生长 土壤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所述一种小麦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专用肥的组成为:质量份数计的60‑80份的有机生物质、40‑50份的无机氮元素添加剂、5‑10份微量元素复合肥、6‑8份的抗倒伏添加剂、20‑30份的填料、50‑80份的水。本发明制备的小麦专用肥具有配方合理,营养全面,为小麦生产提供所需求的所有元素,同时其因为使用了有机生物质,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的肥力的同时保证了植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小麦用的肥料都是性能单一,需要和其他复合肥进行配套使用,其抗倒伏等能力相对较差的同时使用化肥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多种肥料的复合,此外其不能够有效的补充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中国专利CN108440134A公布了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原料,步骤2、混料,步骤3、原料熔融,步骤4:液态料浆过滤,步骤5、喷浆、冷却和造粒,步骤6、颗粒分筛,步骤7、成品包装;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小麦专用肥完全符合小麦各阶段生长所需的营养,不仅保证小麦健康生长,还可以达到增产、提高品质的效果,但该方法制备的肥料还需要和其他复合肥进行配套使用,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中国专利CN107827679A公开了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包括磷酸二铵15—20份、尿素30—35份、磷酸二氢钙2—4份、硫酸钾20-30份、氧化钾5—10份,有机硒0.5—1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方法,配比合理,很好的满足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要,保护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小麦产量,但该方法制备的复合肥其功效单一,需要和其他复合肥进行复配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小麦使用的肥料需要其他多种复合肥进行复配使用及肥料利用率的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此肥料能够很好的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麦专用肥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1)一种小麦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专用肥的组成为:质量份数计的60-80份的有机生物质、40-50份的无机氮元素添加剂、5-10份微量元素复合肥、6-8份的抗倒伏添加剂、20-30份的填料、50-80份的水。
(2)小麦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份数计的60-80份的有机生物质、40-50份的无机氮元素添加剂、5-10份微量元素复合肥、6-8份的抗倒伏添加剂、20-30份的填料、50-80份的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其进行造粒,然后进行阴干后,将其进行筛选,得到均匀的料粒,该物质就是小麦专用肥。
(3)小麦专用肥的应用方法为,在开始种植小麦时将上述制备的小麦专用肥、农家肥、小麦种子、除菌剂等物质按照质量比为:10-20:80-100:2-5:0.1-0.2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其按照传统小麦的种植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完全后即可,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不必再进行二次施肥。
其中,所述的有机生物质为,将收集的农作物秸秆、腐殖酸、鸡粪、牛粪、水按照质量比为100-120:5-10:20-40:60-80:200-300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其放置于发酵槽中,进行发酵5-6个月后,将得到的物质进行粉碎,粉碎后得到的物质就是有机生物质。
其中,所述的无机氮元素添加剂为,将质量份数计的10-20份的硝酸铵、20-30份的磷酸铵、8-10份的碳酸氢铵、12-16份的醋酸铵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后得到的物质,该物质就是无机氮元素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福力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福力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6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