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外部气源的散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16431.6 | 申请日: | 2018-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旭;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装置 散热基板 外部气源 出气接头 散热翅板 压缩空气 消音器 进气接头 堵头 气道 热交换 强化传热介质 安装螺钉 电子驱动 控制系统 密封垫片 旁通模式 散热效果 正常模式 自然散热 组合安装 蛇形 出气口 热量带 散热 排出 引入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外部气源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基板,密封垫片,散热翅板,六个安装螺钉,出气接头,堵头,消音器,进气接头,此散热装置使用外部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作为强化传热介质,将压缩空气从进气接头引入,通过蛇形分布在散热基板与散热翅板间的气道后从出气接头或消音器排出,当压缩空气在散热基板与散热翅板间的气道流动时,会与散热装置发生热交换,并将热量带出散热装置,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通过将出气接头,堵头,消音器以不同的组合安装在散热基板的出气口上,本散热装置可实现自然散热模式、正常模式以及气旁通模式的切换,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自身需要外部气源进行操作的设备的电子驱动控制系统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控制驱动设备是现代工业控制设备的核心,任何电子控制驱动设备都面临着发热与散热的问题,因此散热装置成为了电子控制驱动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散热装置一般可分为自然对流散热装置与强制对流散热装置,自然对流散热装置通过温度导致气体密度变化而产生的对流运动进行散热,结构比较简单可靠,缺点就是散热能力较差,需要很大的散热面积才能达到散热需求。随着工业控制设备集成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自然对流散热装置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工业控制设备越来越高的散热需求。
与自然对流散热装置不同,强制对流换热装置通过风扇等器件吹动散热面周围的空气,达到强制对流换热的目的。强制对流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较高,但是也存在以下的缺点:1.强制对流换热需要额外添加风扇等原件,使散热装置体积变大且更为复杂;2.散热风扇成为散热装置的薄弱环节,一旦失效将导致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急剧下降,危及设备运行;3.强制对流散热装置需要在产品外壳上开通风孔来保证空气流通,通风孔的存在导致细小的杂物容易进入电子产品内部进而引发故障。由此可见,取消风扇结构并使用密封流道将大大提高强制对流换热装置的可靠性并减小其体积。
气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气源成为了自动化生产线的标准配置之一。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其末端的夹持元件、吸盘等都需要使用压缩空气来驱动,将用于驱动执行元件的这些气体同时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能在不增加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外部气源的散热装置,通过使用执行系统所需的压缩空气来产生强制对流换热,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可用于工业流水线、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的散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散热基板,密封垫片,散热翅板,六个安装螺钉,出气接头,堵头,消音器,进气接头。
散热基板的上方布置有一个进气孔,散热基板的下方布置有两个出气孔,进气接头安装在散热基板上方的进气孔上,出气接头、堵头、消音器根据散热装置不同的工作模式选择其中两个安装在散热基板下方的两个出气孔上,密封垫片安装于散热基板与散热翅板之间,六个安装螺钉穿过散热翅板与密封垫片拧紧在散热基板上,并将散热翅板与密封垫片压紧在散热基板上。
所述散热基板,其外形呈“凹”形,“凹”形下沉平面上铣有蛇形排布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蛇形排布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两端分别与基板两侧的进气孔以及出气孔相连,“凹”形下沉平面两侧为楔面,“凹”形下沉平面与两侧楔面采用圆弧过渡,“凹”形下沉平面两侧加工有安装螺纹。
所述散热翅板,其外形呈马鞍形,马鞍形上平面上铣有蛇形排布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马鞍形两侧为楔面,马鞍形上平面与两侧楔面采用圆弧过渡,马鞍形下平面上加工有散热翅片,两侧加工有螺纹过孔。
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翅板对扣连接后,散热基板上加工的蛇形排布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与散热翅板上加工的蛇形排布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形成完整的圆形散热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6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