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路对中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16070.5 | 申请日: | 2018-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7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钟雄峰;黄雨星;张雄刚;徐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郭超 |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对中工装,用于将第一管路的轴线和第二管路的轴线对齐,包括第一微电极、第二微电极、用于固定第一微电极的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第二微电极的第二固定件、第一指示灯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一电源通过第一电路与第一微电极、第二微电极串联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路的对中方法。该管路对中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中速度快、精确度高且能适应大部分管径的管路,解决了现场装配效率低的问题,保证了装配质量,对于管路对中的问题很有效,现场工人使用方便,利用率高;通过电路的通路与开路和指示灯相结合,完成管路的对中,对中结果直观明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管路对中方法操作简单,更容易掌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路装配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对中工装。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占地少、管道运输建设周期短、费用低、管道运输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道运输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的优点。管子是构成管道的主要构件,连接方式有承插连接、法兰连接、焊接、粘接若干种,焊接是不锈钢管连接中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连接方式。在船舶修造过程中,涉及大量管与管或者管与轴之间的对中,现有的对中工装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或者对中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中速度快、精确度高且能适应大部分管径的管路对中的管路对中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管路对中工装,用于将第一管路的轴线和第二管路的轴线对齐,包括第一微电极、第二微电极、用于固定第一微电极的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第二微电极的第二固定件、第一指示灯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一电源通过第一电路与第一微电极、第二微电极串联连接。在管路对接过程中,分别将固定设置有微电极的固定件固定在管路的管口,使微电极处于管口的中心位置,然后分别移动管路进行对接、对中,当第一微电极和第二微电极接触后,与两个微电极相连的电路成为通路,电路中的第一指示灯亮起,完成管路的对中,该操作简单,对中效果直观明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背面分别以与微电极相对的位置为中心设置至少三等分坐标线,所述等分坐标线以中心为零点设置刻度,所述刻度包括刻度线和刻度值。固定件的背面设置等分坐标刻度尺,施工人员将具有刻度尺的一面与管口接触,使,管口外周与刻度尺相交的位置的刻度值相等,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将设有第一微电极和第二微电极的固定件固定在管口,且使微电极处于管口的中心点位置,减少预先测量的工序,省时省力。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件为透明塑料板。管路对中时,微电极接触形成通路,指示灯亮起后,再通过透明塑料板制成的固定件目测固定件背面的坐标刻度尺和刻度值,使两个固定件背面的刻度尺重合,并且刻度值相等,即完成管路的精确对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背面分别以与微电极相对的位置为底面圆心设置圆锥筒,所述圆锥筒的顶点远离所述微电极。利用圆锥筒与管口契合,使第一微电极和第二微电极更方便快速的处于管口中心点位置并固定;同时,圆锥筒适应于不同的管路,适应性更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为纸质或由柔性的橡胶材料制成的覆膜,所述覆膜的外周设有胶粘层,所述与覆膜上第一微电极和第二微电极连接的电路分别穿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且在管路外连接闭合。采用纸质或者由柔性的橡胶材料制成覆膜,且设有胶粘层,与管路包覆时,直接胶粘层与管路外壁粘结,操作方便迅速,节省工装装配时间,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当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对中后,对中间隙较小时,与覆膜上第一微电极和第二微电极连接的电路分别穿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且在管路外连接闭合。对中完成后,揭开与管路外壁粘结的胶粘层或者直接沿管路外壁直接切除具有黏胶层的覆膜,通过穿出管路外的电路牵拉覆膜,从而移除工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6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蓄能电站压力钢管集水槽钢安装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