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骨架及线圈线的松弛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4781.9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3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上松郁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46 | 分类号: | H02K3/46;H02K5/22;H01F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骨架 线圈线 夹具 嵌合凸部 绕线 端子引脚 松弛 在线圈线 侧面接触 强度降低 最短路径 端子台 绕线圈 拆下 卷绕 嵌合 退避 组装 侧面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线圈骨架及线圈线的松弛形成方法。在连接卷绕于线圈骨架上的线圈和保持于线圈骨架的端子台上的端子引脚的线圈线中形成适当的松弛,且抑制线圈骨架的强度降低。通过将线圈骨架(1)组装到绕线用夹具(100),使绕线用夹具(100)的嵌合凸部(124)与形成于端子台(30)的侧面(34)的槽(35)嵌合,将绕线用夹具(100)的嵌合凸部(124)配置在线圈线(6)的从线圈(60)朝向端子引脚(21)的路径上。通过使线圈线(6)与嵌合凸部(124)的侧面接触,以比从线圈(60)到端子引脚(21)的最短路径长的路径引绕线圈线(6)。之后,通过从绕线用夹具(100)拆下线圈骨架(1),使嵌合凸部(124)从线圈线(6)的路径退避,以在线圈线(6)中形成松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保持端子引脚的端子台的线圈骨架及线圈线的松弛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步进电动机的定子的构造,有线圈线经由骨架卷绕在定子铁芯上,形成线圈的构造。在骨架上形成有端子台,线圈线从线圈引出并向端子台引绕,与保持于端子台的端子引脚连接。为了防止断线,在引绕于线圈和端子引脚之间的线圈线中形成松弛。目前,作为为了防止断线而在线圈线中形成松弛的方法,使用如下方法:预先在骨架上形成销等凸部,将线圈线挂在凸部上进行引绕,将线圈线的端部连接到端子引脚之后,将凸部折弯等并从骨架去除,在线圈线中形成松弛。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用绕线机安装夹具在线圈线中形成松弛的方法。专利文献1的旋转机中,线圈被卷绕在环状的定子叠片上,在定子叠片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器部。在连接器部的根部形成有狭缝状的间隙。当将定子叠片放在绕线机安装夹具上时,绕线机安装夹具的一部分(板状的金属件)成为从狭缝状的间隙突出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从线圈向连接器部引绕线圈线时,线圈线在越过从间隙突出的板状的金属件的上端时,路径弯曲。当将线圈线连接到端子引脚之后从绕线机安装夹具拆下定子叠片时,由于板状的金属件从间隙引退,所以挂在板状的金属件上的部分松弛,在线圈线中产生松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08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使用绕线机安装夹具在线圈线中形成松弛,所以不需要预先在卷绕线圈的零件上形成凸部,且不需要进行将凸部折弯等并去除的工序。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线圈线以在从间隙突出的绕线机安装夹具的一部分(板状的金属件)上越过的方式引绕。因此,在将绕组向端子引脚捆扎时,绕组有可能从端子的根部浮起,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形成松弛。因此,有可能无法形成适当的松弛。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定子叠片中,在连接器部的根部,遍及配置多个端子的整个范围形成有狭缝。因此,连接器部的强度有可能降低。尤其是在步进电动机中,通常,定子的线圈经由树脂制的线圈骨架卷绕在定子铁芯上,端子台形成于线圈骨架的突缘部。在树脂制线圈骨架中,当在端子台的根部遍及专利文献1所述的范围形成狭缝状间隙时,端子台和突缘之间的连接部的强度降低,有可能无法确保必要的强度。
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连接卷绕于线圈骨架上的线圈和保持于线圈骨架的端子台上的端子引脚的线圈线中形成适当的松弛,且抑制了线圈骨架的强度降低。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卷绕线圈线;突缘部,所述突缘部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端部;端子台,所述端子台经由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所述突缘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端子台具备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组装夹具时,供所述夹具的一部分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嵌合,所述嵌合部相对于所述端子台上的端子引脚的突出位置延伸到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47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内转子电机的转子液冷系统结构
- 下一篇:5KW单三相等功率切换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