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边界层的低渗透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14043.4 申请日: 2018-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9339774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8
发明(设计)人: 杨勇;孙业恒;张世明;孙红霞;苏海波;于金彪;汪勇;董亚娟;孟薇;易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主分类号: E21B49/00 分类号: E21B49/00;G09B25/06;G06Q50/02
代理公司: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地址: 257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边界层 渗透 变形 介质 非线性 渗流 数值 模拟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基于边界层的低渗透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边界层的低渗透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微管驱替实验及岩心驱替实验,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毛管束理论,得出边界层效应是流体非线性渗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建立基于边界层的储层非线性渗流模型;

步骤2,根据储层变形介质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变化关系,结合有效应力系数,建立储层压力敏感性模型;

步骤3,基于毛细管连通器装置测量低渗透岩心静态启动压力,获得岩心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

步骤4,综合考虑边界层效应、压力敏感性及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建立基于边界层的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

步骤5,基于传统的黑油数值模拟软件平台进行改造,实现低渗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步骤1包括:

①基于1-15微米不同半径的石英微管,利用去离子水开展单微管驱替实验,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出,流固耦合作用下固相表面存在液体边界层,液体边界层不易流动,驱替过程中存在边界层效应;

②随着驱替压力梯度增大,微管内流体边界层厚度而呈指数形式递减,如下:

式中,δ为边界层厚度,m;r0为微管半径,m;δ0为初始静态边界层厚度,m;c为非线性系数,m·Pa-1;▽p为驱替压力梯度,Pa·m-1

③考虑边界层的影响,流体在微管中的速度分布为对过流断面的流体速度进行积分,得到流量公式利用毛管束理论可等价得到多孔介质流量公式

式中,为渗流速度,m/s;μ为流体粘度,mpa.s;r为驱替压力梯度▽p对应的微管有效渗流半径,m;q通过单个微管的流量,m3/s;ri为第i个微管半径,m;ci为第i个微管中的流体边界层参数,m·Pa-1;δ0i为第i个微管的初始静态边界层厚度,m;Q为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量,m3/s;

④定义渗流速度为其中,得到考虑边界层效应的多孔介质渗流速度为当压力梯度较大时,为达西线性模型;压力梯度较小时,为边界层影响下的低速非线性流;

式中,φ为多孔介质的孔隙度,无量纲;A为多孔介质的横截面积,m2;N为多孔介质可以等效处理的微管总数,无量纲;K0为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毫达西;δD为多孔介质的初始静态边界层厚度,m;Cφ为多孔介质的等效非线性渗流系数,m·Pa-1

步骤2包括:

①通过岩心室内实验,定孔隙压力条件下,低渗透岩心渗透率随围压增大而减小,渗透率变化模型为

②通过岩心室内实验,定围压条件下,低渗透岩心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减小而减小,渗透率变化模型为

③利用有效应力系数,得到有效应力pe=pc-nk·pp,其中nk=α12,得到岩心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变化的数学模型,不论围压及孔隙压力如何变化,每个岩样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变化规律是固定的;

式中,K为考虑有效应力作用下的岩心绝对渗透率,毫达西;pc为加载在岩心上的围压,Pa;pp孔隙流体压力,Pa;α1考虑围压变化下的应力敏感系数,常系数,无量纲;α2为考虑孔隙压力作用的应力敏感系数,常系数,无量纲;pe为有效应力,Pa;nk为有效应力系数,无量纲;

步骤3包括:

①将己知长度和直径的低渗透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将两根直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通过软连接在岩心夹持器的两端;将毛细管垂直放置、岩心夹持器水平放置,整体呈“U”形,固定在一个带直尺的光滑平板上;

②从毛细管的一端将矿化度水注入,等待水通过被测岩心,到达另一端玻璃毛细管,待水从另一侧流出后,停止注水,等待水在管道中达到静止后,测量并记录石英微管两端玻璃毛细管中的水柱高度差;

③再次注入适量的矿化度水,待水在管道中达到静止后,测量并记录石英微管两端玻璃毛细管中的水柱高度差;重复做此实验若干次;

④为了确定实验中两端玻璃毛细管的对称性,用吸水法从原注入端每次抽吸适量的水,建立微管两端的水柱高差;然后采用过程②-③的方法,测量水静止状态下,两端玻璃毛细管中水柱的高差;

⑤将测量到的高度差进行算术平均,计算被测石英微管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式中:Gmin为启动压力梯度,Pa/m;ρ为流体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m/s2;Δh为水柱的高度差,m;L为石英微管的长度,m;

在步骤4中,建立的基于边界层的变形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为:

式中,为渗流速度,m/s;μ为流体粘度,mpa.s;K0为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毫达西;δD为多孔介质的初始静态边界层厚度,m;Cφ为多孔介质的等效非线性渗流系数,m·Pa-1;▽p为驱替压力梯度,Pa·m-1;pe为有效应力,Pa;nk为有效应力系数,无量纲;Gmin为启动压力梯度,Pa/m;

在步骤5中,在传统黑油数值模拟基础上,将绝对渗透率K0看作是相应网格压力的函数,进行迭代求解,计算相流动速度,直至达到最小误差精度,然后转入下一个时间步计算相压力,直至模拟时间结束;

式中,K为在考虑有效应力作用下的多孔介质的有效渗透率,毫达西;为驱替压力梯度,Pa.s;f为表征驱替压力梯度与有效渗透率K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40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