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炭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3919.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初榆;崔国强;王波;徐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炭 制备方法和应用 捏合 木焦油 粘接剂 粘结剂 焦糖 模料 制备 水处理设备 活性炭 净化效果 模具成型 模具脱模 烧结碳棒 制作工艺 烧结 水处理 活化 催化剂 装入 阻塞 模具 过滤 冷却 应用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炭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烧结碳棒是由以下的制备方法制成的:1)将活性炭和粘接剂进行捏合,粘接剂为木焦油、焦糖中的一种或两种;2)添加催化剂,继续捏合,得到模料;3)将模料装入模具成型;4)将模具进行烧结活化;5)取出模具脱模,冷却,水洗,干燥,得到烧结炭棒。同时也公开了这种烧结炭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木焦油和焦糖作为粘结剂,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避免粘结剂阻塞,制备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烧结炭棒产品。这种烧结炭棒应用于水处理设备,取得了良好的过滤和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炭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孔隙结构丰富,比表面积巨大的特点,其吸附能力强,吸附选择性好。它集吸附、过滤、截获、催化作用于一体,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有脱色、去除异味的功效,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中。
现有市场上的炭棒滤芯又称烧结活性碳滤芯,或CTO滤芯,炭棒滤芯是一种新型的深层过滤芯。它由活性炭为原料,再以低热熔性的粘着剂组成其结构,连续挤压成型,然后低温烧结固化,形成一定的强度。这种工艺制作的炭棒,粘结剂会阻塞原有活性炭的空隙,使活性炭性能指标降低。此工艺添加的粘结剂就是为了粘结活性炭颗粒,起到粘连的作用。现有技术有添加聚烯烃类、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粘接剂,在添加粘结剂的时候会阻塞活性炭的孔径,从而大大降低活性炭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木焦油和/或焦糖作为粘结剂的烧结炭棒;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这种烧结炭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这种烧结炭棒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烧结炭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性炭和粘接剂进行捏合,粘接剂为木焦油、焦糖中的一种或两种;
2)添加催化剂,继续捏合,得到模料;
3)将模料装入模具成型;
4)将模具进行烧结活化;
5)取出模具脱模,冷却,水洗,干燥,得到烧结炭棒。
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活性炭、木焦油和焦糖的质量比为1:(0.1~0.25):(0.2~0.4)。
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橄榄壳活性炭、木质活性炭、竹炭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
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活性炭的粒径为60目~150目。
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捏合的温度为100℃~120℃;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捏合的温度为120℃。
进一步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当以活性炭和粘接剂进行捏合时湿度不够时,可添加水进行捏合。也可以选择封闭捏合,这样就不会有水蒸发过程,可以取消添加水。捏合的工艺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
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粘接剂质量的2%~17%。
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催化剂为磷酸、碳酸钾、碳酸氢钾、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催化剂为磷酸、碳酸钾、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再进一步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催化剂为磷酸、碳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这种烧结炭棒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加入占粘接剂质量5%~12%的磷酸和占粘接剂质量2%~5%的磷酸钾作为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