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钻辅助冲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3493.1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7/28 | 分类号: | B25D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钻 辅助 冲直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钻辅助冲直器,其中顶层框架位于底层框架的正上方,竖杆的上端分别连接顶层框架的边缘,下端分别连接底层框架的边缘,竖杆用于接触冲击锤钻出的钻孔的侧壁,顶层框架的中部用于连接冲击钻钢丝绳,底层框架的中部用于连接冲击锤。较佳地,顶层框架为顶层正六边形框架,底层框架为底层正六边形框架,竖杆的数目为6根,上端分别连接顶层正六边形框架的6个角部,下端分别连接底层正六边形框架的6个角部。还包括台体框架,位于若干竖杆内并设置在底层框架的中部用于套设在冲击锤的顶部上。本发明的冲击钻辅助冲直器能够使得冲击钻垂直冲击,不会出现斜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桩基施工冲击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冲击钻辅助冲直器。
背景技术
桩基施工,是指对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桩基由桩和桩承台组成。桩基的施工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灌注桩的施工分为成孔和成桩两部分,其中成孔是灌注桩施工中的第—个环节。成孔作业由于是在地下、水下完成,质量控制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施工中的失误都有可能产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沉渣过厚等问题。
成孔作业中通常采用冲击钻机钻孔,如图1所示,冲击钻机通常包括机体1、冲击钻钢丝绳2和冲击锤3,机体1通过冲击钻钢丝绳2连接冲击锤3。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时,容易出现斜孔(冲击锤3将沿图中倾斜实线冲击而不是沿预期的垂直虚线冲击)。
原来多采用回填片石继续冲击的方法,该方法经常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冲击过程中依然会继续出现斜孔,需要反复几次甚至十几次才能纠正,耗时耗力。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冲击钻辅助冲直器,其能够使得冲击锤垂直冲击,不会出现斜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钻辅助冲直器,其能够使得冲击钻垂直冲击,不会出现斜孔,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钻辅助冲直器,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钻辅助冲直器,其特点是,包括顶层框架、底层框架和若干竖杆,所述顶层框架位于所述底层框架的正上方,若干所述竖杆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顶层框架的边缘,若干所述竖杆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层框架的边缘,若干所述竖杆用于接触冲击锤钻出的钻孔的侧壁,所述顶层框架的中部用于连接冲击钻钢丝绳,所述底层框架的中部用于连接所述冲击锤。
较佳地,所述顶层框架为顶层正六边形框架,所述底层框架为底层正六边形框架,所述竖杆的数目为6根,6根所述竖杆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顶层正六边形框架的6个角部,6根所述竖杆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层正六边形框架的6个角部。
更佳地,所述顶层正六边形框架包括第一正六边形外框、第一正六边形内框、3根第一连杆和6根第二连杆,所述的顶层正六边形框架的6个角部为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外框的6个角部,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内框位于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外框的中心位置,3根所述第一连杆相互交叉且分别为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外框的3根长对角线,3根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分别为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内框的3根长对角线,6根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为所述第一正六边形外框的6根短对角线,3根所述第一连杆的交叉点用于连接所述冲击钻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办公设备维护用具有防震功能的锤子
- 下一篇:多功能防火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