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3455.6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蒋成伟;李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R16/023;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命体 车内 二氧化碳传感器 车内环境 监控系统 锁车 二氧化碳 遗留 安全监控 持续检测 节能环保 模块执行 能量损耗 通风换气 主控制器 检测 报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安全监控技术领域,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执行模块。二氧化碳传感器在锁车后的设定时段内持续检测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通过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确定车内是否有遗留生命体,进而通过执行模块执行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和报警等动作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了对生命体的保护。这样,一方面实现了锁车后对车内遗留生命体的检测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锁车后对车内遗留生命体的检测仅由二氧化碳传感器执行,因此降低了能量损耗,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车厢的密封性能越来越好,这样的密封性同时也阻碍了车厢内外空气的流通,使得车厢在车门紧闭时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导致车厢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乘员的身心健康,甚至令人窒息,威胁生命安全。
车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有利于呼吸健康,安全驾驶,车内遗留生命保护。当驾驶员锁车离开后,若车内遗留婴儿或宠物等生命体,容易发生危险情况,比如高温引起的车内生命体窒息甚至是死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实现对车内遗留生命体的检测和保护。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执行模块,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所述执行模块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接收到锁车信号的设定时段内持续检测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当检测到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且达到预先确定的增长阈值时,发送唤醒指令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以下动作中的一种或多种: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和报警动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空调系统,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用于发送至所述空调系统的通风控制指令;
所述空调系统用于接收到所述通风控制指令后,开启通风换气功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车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数据,并发送温度控制指令至所述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接收到所述温度控制指令后开启温度控制功能,以使车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控制指令还包括用于发送至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报警指令;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报警指令后,向车主发送报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车内环境监控系统还包括影音娱乐模块和车内摄像头,所述影音娱乐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车内摄像头与所述影音娱乐模块连接;
所述影音娱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所述车主返回的核查车内情况信息,控制所述车内摄像头拍摄车内的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车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天窗控制模块;所述车内环境监控系统还包括能量管理模块和环境传感器组件,所述能量管理模块和所述环境传感器组件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