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二噁英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937.8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李浙飞;詹晓丹;沈刚峰;陈天德;蔡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1207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二噁英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二噁英的催化剂,催化剂技术领域,包括载体为TiO2,活性成分为V2O5、WO3、CeO2和MnO2,按质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含量如下:70~90份TiO2、1.0~5.0份SiO2、1.0~5.0份V2O5、0.1~3.0份MnO2、0.1~3.0份CeO2、2.0~8.0份WO3和部分辅料;所述辅料包括以下组分,粘结剂、助溶剂、造孔剂、结构助剂、酸液、碱液、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催化剂中带有V2O5、WO3、CeO2和MnO2的助催化剂物质,从而形成了多元的金属原子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脱除二噁英效果;其次,二氧化硅占催化剂总量的1.0~5.0%,这样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仅能够保持在较佳的状态,同时也强化了催化剂的耐磨强度、抗压强度等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二噁英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噁英,又称二氧杂芑,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二噁英能与芳香烃受体结合,并且导致产生各种生物化学变化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多氯代二苯并二呋喃和共平面多氯联苯,其中研究最多的也是最典型和毒性最强的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KCN)毒性的1000倍,因此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
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噁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噁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实验证明二噁英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长久驻留,因为其本身具有化学稳定性并易于被脂肪组织吸收,并从此长期积蓄在体内,可能透过间接的生理途径而致癌。它们在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另外,它与土壤或其它颗粒物质之间也容易形成强键,一旦造成污染,极不容易清除,因此具有高度的持久性和累积性,并且可通过食物链的放大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
针对烟气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处理技术,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技术和催化氧化分解,活性炭吸附技术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脱除烟气中的二噁英,该方法并未分解破坏,因此还必须对富含高浓度二噁英的飞灰进行后续处理。例如:进行二次高温焚烧,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二次污染。
催化氧化分解是把二噁英类污染物彻底分解成CO2,H2O,与HCl等无机小分子,从而达到彻底降解的目的,而发展催化氧化分解技术的核心为催化剂,故如何制备可降解二噁英类污染物催化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除二噁英的催化剂,以V2O5、WO3、CeO2和MnO2作为活性物质,形成多元的金属原子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有效地提高了脱除二噁英效果,调节SiO2的比例,强化了催化剂的耐磨强度、抗压强度等机械性能。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适合规模化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