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配器和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932.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飞;王志稳;赵庆;刘丰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C0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配器 澄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配器和澄清池,分配器在工作状态下是设置管道内,分配器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液态药剂的中空腔体,分配器上设有用于中空腔体内的液态药剂流出的若干分料孔,若干分料孔至少部分分料孔的邻近位置设有反射板,并且反射板按照从对应的分料孔流出的液态药剂中的至少一部分被管道内液体的冲击到反射板上后在反射板的作用下朝反射板所在区域之外反射的方式设置,以此利用流动的液体在管道内将液态药剂与液体混合。本发明利用管道输送液体时液体自身的流动在管道内将液态药剂与液体混合,从分料孔流出的液态药剂会被液体冲击到反射板上朝反射板所在区域之外反射,使得液态药剂在反射板的反射作用下快速散开,提升混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配器和澄清池。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水资源的枯竭和自然水体环境的恶化,污水处理回用就变得迫在眉睫,尤其是在火力发电厂、石化厂这些用水大户,城市中水已经成为电厂循环水补充水源的首选,作为城市中水回用处理的必须环节澄清池设备应用更是必不可少。
目前,在水处理领域中常用的澄清池有: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悬浮澄清池和脉冲澄清池。
例如,公开号为CN10647769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内设有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澄清池分离室,澄清池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下端设有搅拌机构和刮泥机构,刮泥机构的转轴位于搅拌机构的空心轴内进行同轴心设置,刮泥机构的下端设有两个刮泥机臂,第一反应室侧壁下部设有进水管,第二反应室侧壁上部设有出水管,澄清池底部中心设有集泥坑,第一反应室下方设有导流板,第一反应室的内壁下部设有若干折流挡板。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第一反应室下端设置导流板,便于从集泥坑上部直接提升泥渣,泥渣提升循环效果好,通过在第一反应室内增设折流挡板,使得水源掺混高效均匀,保证了澄清池稳定运行,从而使得澄清池分离效果好。
又例如,公开号为CN20356894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澄清装置,其包括:高效澄清池、生化系统、二沉池及循环系统;高效澄清池包括:前混合区、絮凝区、斜管区、澄清区、沉淀区及后混合区;前混合区设有进水管,絮凝区与前混合区连通,后混合区设有出水管,斜管区、澄清区及沉淀区设置于絮凝区与后混合区之间;生化系统的进水口与后混合区的出水管连接,生化系统的出水口与二沉池连通;在二沉池的上部设有出水管,在二沉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污泥管;循环系统包括:生化污泥回流管及生化污泥回流泵;生化污泥回流泵的入口与第二排污泥管连接,生化污泥回流泵的出口与生化污泥回流管的一端连接,生化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高效澄清池的前混合区连通。
但是,以上两种高效澄清池都存在的问题是,加药过程是采用加药管直通注入的方式,注入时药剂初级集中的状态,导致需要搅拌装置搅拌较长时间。由此,有必要对加药方式进行改进。
公开号为CN20356894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均匀分配器的浓缩机给料混合装置,包含一脱气槽、一进料管和一给料混合箱,所述的进料管设置在所述的脱气槽的下游,所述的给料混合箱设置在所述的进料管的下游,所述的给料混合箱的内部设有一料浆分配器,所述的料浆分配器上设有若干分配孔,所述的料浆分配器的下方设有一格栅。该专利的带均匀分配器的浓缩机给料混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入料方式为液面下给料,矿料从给矿箱的中心稳定给入,同等条件下大大提高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效果,节省药剂用量,降低成本,提升浓缩效率,结构简单合理。由于保证了矿浆与药剂在给料混合箱的上部充分絮凝后,并通过料浆分配器上的分配孔均匀下落池内,可大大提高浓缩机的浓缩效果。但是,其分配器是在絮凝后让浆料均匀下落池内,而且分配器仅仅是简单的设置若干分配孔。并未考虑到如何利用液体在管道内流动过程中将药剂与液体进行混合。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