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中关系位演示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836.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4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彭菊香;冯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菊香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段泽贤 |
地址: | 55000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中 关系 演示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一种正中关系位演示装置,其包括,底板、上支架、下颌模拟架,上牙模型和下牙模型。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根据教学需要制备所述上牙模型和所述下牙模型,步骤B,使所述上牙模型和所述下牙模型贴合。步骤C,使所述上牙模型和所述下牙模型形成正中咬合,观察正中咬合时的运动关系。步骤D,模拟不同正中关系位,从而可观察不同正中关系位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本发明所提供的正中关系位演示装置的使用方法,可直观展现髁突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牙齿咬合关系的变化,从而可以给口腔医学生以及口腔临床医师理解和分析正中关系位带来清晰直观的感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辅助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中关系位演示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人体头部骨骼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正中关系是下颌101对上颌102的位置关系,是髁突103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关系。当上下颌的牙齿不能确定稳定的上下颌关系时,上下颌之间唯一的一个可以利用的稳定连接位置就是髁突103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因此,临床上可以用正中关系来建立正中咬合。对于正中关系的定义很多,在“The Glossaryof Prosthodontic Terms”中已经有七版定义。目前最新版本的对正中关系的定义是:髁突位于关节窝的最上、最前位。
对于咬合重建等复杂的临床病例,确定正中咬合、确定非正中咬合、确定垂直距离是咬合重建中三个最重要的要素。其中正中咬合的确定是最核心的问题。当上下颌余留牙无法确定稳定的上下颌咬合关系,或者原有的咬合关系存在病理性问题,这时就要需重新建立新的正中咬合关系。也就是说正中关系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指导医生在咬合重建等复杂病例中确定正中咬合关系。
例如,在对“成人下颌后缩错牙合畸形”进行研究及治疗时,正中关系位与正中咬合的不同状态,就会造成髁突103的位置的偏移,而如能直观展现髁突103的位置的偏移,则能够给口腔医学生以及口腔临床医师对理解和分析“成人下颌后缩错牙合畸形”带来清晰直观的感受。
在口腔医学教学及培训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具通常为普通市售口腔骨科模型,或者利用牙合架来展现正中关系位与正中咬合关系的理论位置,但普通市售口腔骨科模型的髁突位置通常是固定的,不能变化,而牙合架是用于根据具体牙齿石膏模型来换算展现正中关系位与正中牙合位,因此牙合架对于髁突位置的展现并不直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中关系位演示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正中关系位演示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正中关系位演示装置包括,底板、上支架、下颌模拟架,上牙模型和下牙模型,所述上牙模型设置有一个水平连接杆,所述下牙模型设置有一个固定夹,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包括一个轴向的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水平连接杆连接的定位孔,所述上支架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立杆,两个所述第二立杆对称设置有用于模拟关节窝的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与一个连接棒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颌模拟架包括两个用于模拟下颌骨的L型本体以及与两个所述L型本体固定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固定夹可拆卸连接,所述L型本体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棒可旋转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棒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模拟关节盘和关节囊的气囊,所述下颌模拟架与所述上支架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教学需要制备所述上牙模型和所述下牙模型,将所述上牙模型装配在所述上支架上,将所述下牙模型装配在所述下颌模拟架上。
步骤B,通过连接弹簧使所述下颌模拟架与所述上支架连接,然后使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位置对应,插入所述连接棒,将所述L型本体与两个第二立杆可旋转连接,从而使所述上牙模型和所述下牙模型贴合。
步骤C,调整所述水平连接杆在所述定位孔中的位置,从而调整所述上牙模型的位置,使所述上牙模型和所述下牙模型形成正中咬合,手动旋转所述下颌模拟架,观察正中咬合时的运动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菊香,未经彭菊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