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压缩机三维数字化智能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227.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旌;田东升;李耀祖;王宇;朱德帅;董浩;石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30/2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三维 数字化 智能 结构设计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离心压缩机三维数字化智能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离心压缩机对应的设计方案文件和设计规范文件;
对所述设计方案文件和所述设计规范文件分别进行解析;
根据解析结果,从预设模型基础库中查询相对应的第一基本部件模型进行改造变形,得到第一待拼装模型;
参照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的模型尺寸信息,从所述预设模型基础库中选择第二基本部件进行连锁造形,得到与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同一级的、且相关联的第二待拼装模型;
在根据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与所述第二待拼装模型,实现所述离心压缩机同一级部件的拼装后,利用预定最大连接弧算法,实现所述离心压缩机不同级部件的拼装;
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对不同级部件拼装后的离心压缩机进出口进行造形设计以及通用件造形装配,得到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三维结构设计结果;
其中,所述利用预定最大弧算法,实现所述离心压缩机不同级部件的拼装,具体包括:
选取中间流道通流面积为上级回流器出口通流面积与下级叶轮进口面积的一半作为规则,并参照上下两级叶轮最大和最小直径,确定上下两级之间的连接弧;
调整所述连接弧的弧度达到最大,且保证不能干涉所述上下两级的级间密封强度;
按照调整到最大的连接弧尺寸信息,对所述上下两级进行部件拼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设计规范文件和所述设计方案文件分别进行解析,具体包括:
对所述设计方案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离心压缩机包含的各个部件信息;及
对所述设计规范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离心压缩机部件的设计规范规则信息;
所述根据解析结果,从预设模型基础库中查询相对应的第一基本部件模型进行改造变形,得到第一待拼装模型,具体包括:
从预设模型基础库中查询与目标部件信息相对应的第一基本部件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部件信息中的尺寸信息,并结合与所述目标部件信息匹配的设计规范规则信息,对所述第一基本部件模型进行改造变形,得到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参照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的模型尺寸信息,从所述预设模型基础库中选择第二基本部件进行连锁造形,得到与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同一级的、且相关联的第二待拼装模型,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为所述离心压缩机流道部分的部件模型,则查询与所述第一待拼装模型对应部件信息属于同一级的、且相关联的其它部件信息的尺寸信息;
按照所述其它部件信息的尺寸信息,从所述预设模型基础库中选择与所述其它部件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基本部件进行改造变形,得到所述第二待拼装模型;或
创建简单部件模型,并按照所述其它部件信息的尺寸信息对所述简单部件模型进行切屑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待拼装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对不同级部件拼装后的离心压缩机进出口进行造形设计,具体包括:
从各个部件信息中获取风筒部件的设计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信息,计算所述风筒部件不同截面的进气面积;
依据所述不同截面的进气面积和第一级叶轮模型的高度、最小直径,确定进气蜗室部件的尺寸信息;
按照所述进气蜗室部件的尺寸信息,以及结合与所述进气蜗室部件匹配的设计规范规则信息,从所述预设模型基础库中查询相对应的进气蜗室部件模型并进行变形调整,得到所述离心压缩机的进气蜗室部件模型;及
依据最后一级叶轮模型的高度、最小直径,以及结合与排气蜗室部件匹配的设计规范规则信息,计算所述排气蜗室部件不同截面的排气面积,并根据所述不同截面的排气面积从所述预设模型基础库中查询相对应的排气蜗室部件模型并进行变形调整,得到所述离心压缩机的排气蜗室部件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2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