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导电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0374.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李驳骏;段士元;李冰冰;于晶彤;董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0 | 分类号: | C08J7/00;C08J7/06;C08L79/02;B01D67/00;B01D71/60;B01D7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苯胺 导电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导电滤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使用直流电源装置,将石墨片置于电源阳极,将与石墨片相同大小的聚苯胺导电滤膜浸没于电解液5‑10min后置于电源阴极,将石墨片与聚苯胺导电滤膜垂直放置电解液中,调整电源阴极与阳极间距,调节电源电压后通过电化学一步法处理一段时间,将石墨烯从石墨片上剥离,并通过电泳沉积到聚苯胺导电滤膜上,得石墨烯‑聚苯胺导电滤膜;本发明既利用了电化学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也利用了聚苯胺滤膜的导电性,制备得到导电性能更佳,孔径结构更适宜的导电滤膜,兼有电极阴极和分离膜两种作用,导电性能更好,抗污染性能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导电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复合材料目前应用广泛。主要的导电复合材料是指将聚合物与各种导电物质通过不同方式复合构成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滤膜属于导电复合材料中特殊的膜材料,兼具导电和分离双重性能,导电滤膜与非导电滤膜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以及更低的结垢潜能。
一般的导电高分子材料膜在制备成膜后,膜的性能(膜孔径、膜结构、膜抗污染能力)很难通过外界手段使其自行调节。聚苯胺是一种拥有共轭π键结构的结晶聚合物,经有机质子酸掺杂后有较高导电率、良好环境稳定性、低廉成本等优点的独特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成膜后兼顾传统膜材料和电刺激响应自调节双重特性。但有机质子酸掺杂的聚苯胺仅在酸性条件下导电性良好,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掺杂的酸容易脱掺杂折损膜的导电性能,限制了聚苯胺导电滤膜的使用范围以及在电膜领域中的应用。
纯金属膜和碳材料膜虽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成本过高。通过掺杂或复合金属、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也可明显提高膜的导电性能。石墨烯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较高导电性、较低成本且使用广泛的一种碳材料。
通常导电基体聚合物膜与碳材料的复合方式有在膜表面涂覆碳材料、压力沉积碳材料于膜上、负压抽滤在膜表面负载碳材料、碳材料与铸膜液共混后制成导电滤膜或将碳材料通过超声处理复合于膜上。上述方式由于导电层分布不均匀、膜基材导电性弱、柔性不足、抗污染性差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在应用中将导电基体聚合物膜与碳材料通过电化学一步法复合制备可以得到碳材料分布均匀、结合牢固、抗污染性能更强、导电性能更好的复合导电滤膜,但相关的将滤膜复合碳材料与电化学一步法相结合的研究未见报道。
在中国公开的专利文件CN103100314A中公开了一种制备聚苯胺改性中性导电滤膜的方法,属于导电复合材料领域的导电滤膜改性和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在中性条件下也具有很好导电性的植酸掺杂聚苯胺,实现对低成本过滤材料的导电改性,并且保持中性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掺杂聚苯胺牢固负载,并且保留滤布的良好过滤分离性能;使用石墨烯改性,提高了导电性能;把不导电的廉价过滤材料改性为导电性良好的滤膜,扩展了滤膜应用范围,特别适合用于施加微电场减缓膜污染以及其它电膜过程。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石墨烯聚苯胺与过滤材料结合,极大提高滤膜的导电性,特别是中性条件下的导电性。因此,改性廉价过滤材料为导电滤膜在电膜过程及其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现有的导电滤膜通常存在结合不牢固,导电性能弱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导电滤膜的制备方法,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导电滤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使用直流电源装置,将石墨片置于电源阳极,将与石墨片相同大小的聚苯胺导电滤膜浸没于电解液5-10min后置于电源阴极,将石墨片与聚苯胺导电滤膜垂直放置电解液中,调整电源阴极与阳极间距,调节电源电压后通过电化学一步法处理一段时间,将石墨烯从石墨片上剥离,并通过电泳沉积到聚苯胺导电滤膜上,得石墨烯- 聚苯胺导电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0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